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竹制跷跷板椅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3323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日常使用的竹制椅子,公开了一种竹制跷跷板椅子,包括椅子本体,椅子本体包括坐板、与坐板固连的靠背,坐板底面上固定设有支撑椅子的支脚,所述椅子本体包括两个坐板、两个靠背和两个支脚,两个坐板、两个靠背和两个支脚连成一个左右对称的整体,两个靠背连接的中间部位厚度大于临近靠背部位的厚度,坐板靠近靠背一端的坐板薄,远离坐板的一端厚,所述支脚上开有一个梯形孔。此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低、功能多,椅子正放可当两人同时使用的背靠背椅子,倒置时可做两人跷跷板,达到实用、方便、美观的效果。(*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Bamboo seesaw chai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amboo chair for daily use, discloses a bamboo seesaw chair comprises a chair body, a chair body comprises a seat plate, and a seat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ackrest, seat plate fixed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a foot support chair, the chair body includes two seat plate, two back and two feet, two seat board, two back and two feet into a symmetrical, the middle part of the thickness of two with a backrest thickness greater than near the back part, one end of the seat plate close to the back seat plate thin end away from the sitting plate thickness, the support leg. Having a trapezoidal ho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design, low cost and multifunction, and the chair can be used as the back to back chair used by two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When the utility model is inverted,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used as a seesaw for two persons, an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practicability, convenience and beautiful appear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日常使用的竹制椅子,尤其是一种竹制跷跷板椅子
技术介绍
现有的带有靠背的椅子都是单独成个,椅子除了坐人、垫脚等作用外,其他功能几乎没有,导致现有椅子结构形状单一、用途功能少、外观呆板,极不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而现在孩子,特别是农户孩子玩具太少,做跷跷板要费很多精力钱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椅子结构形状单一、用途功能少、外观呆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坐人又能玩的一种竹制跷跷板椅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种竹制跷跷板椅子,包括椅子本体,所述椅子本体包括坐板,与坐板固连的靠背,所述坐板底面上固定设有支撑椅子的支脚,所述椅子本体包括两个坐板、两个靠背和两个支脚,所述两个坐板、两个靠背和两个支脚连成一个左右对称的整体,两个靠背连接的中间部位厚度大于临近靠背部位的厚度,此结构下椅子正放可当两人同时使用的背靠背椅子,倒置时可以做两人跷跷板,功能多了 。 作为优选,所述坐板靠近靠背一端的坐板薄,远离坐板的一端厚。此结构有利于坐板靠背不会断裂。 作为优选,所述支脚上开有一个梯形孔。此结构有利于当椅子倒置过来,两人可以分别坐在椅子的两端,变成了可以供两人玩耍的跷跷板时人手可以抓住,不易掉下。 按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椅子正放时可当两人同时使用的背靠背椅子,倒置时可以做两人跷跷板,椅子体积小、功能多、外观美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竹制跷跷板椅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倒放时的结构示意图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种竹制跷跷板椅子,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包括椅子本体l,所述椅子本体1包括坐板2、与坐板2固连的靠背3,所述坐板2底面上固定设有支撑椅子本体1的支脚4,所述椅子本体1包括两个坐板2、两个靠背3和两个支脚4,所述两个坐板2、两个靠背3和两个支脚4连成一个左右对称的整体,两个 背3连接的中间部位厚度大于临近靠背3部位的厚度;所述坐板2靠近靠背3 —端的薄,远离靠背3 —端的厚;所述支脚4上开有一个 梯形孔5。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 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权利要求一种竹制跷跷板椅子,包括椅子本体(1),所述椅子本体(1)包括坐板(2)、与坐板(2)固连的靠背(3),所述坐板(2)底面上固定设有支撑椅子本体(1)的支脚(4),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子本体(1)包括两个坐板(2)、两个靠背(3)和两个支脚(4),所述两个坐板(2)、两个靠背(3)和两个支脚(4)连成一个左右对称的整体,两个靠背(3)连接的中间部位厚度大于临近靠背(3)部位的厚度。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制跷跷板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板(2)靠近靠背(3) —端的薄,远离靠背(3) —端的厚。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竹制跷跷板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4)上开有一个梯形孔(5)。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日常使用的竹制椅子,公开了一种竹制跷跷板椅子,包括椅子本体,椅子本体包括坐板、与坐板固连的靠背,坐板底面上固定设有支撑椅子的支脚,所述椅子本体包括两个坐板、两个靠背和两个支脚,两个坐板、两个靠背和两个支脚连成一个左右对称的整体,两个靠背连接的中间部位厚度大于临近靠背部位的厚度,坐板靠近靠背一端的坐板薄,远离坐板的一端厚,所述支脚上开有一个梯形孔。此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低、功能多,椅子正放可当两人同时使用的背靠背椅子,倒置时可做两人跷跷板,达到实用、方便、美观的效果。文档编号A47C1/00GK201492017SQ20092019681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8日专利技术者刘瑾, 汪姣龙, 赖梦超 申请人:浙江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竹制跷跷板椅子,包括椅子本体(1),所述椅子本体(1)包括坐板(2)、与坐板(2)固连的靠背(3),所述坐板(2)底面上固定设有支撑椅子本体(1)的支脚(4),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子本体(1)包括两个坐板(2)、两个靠背(3)和两个支脚(4),所述两个坐板(2)、两个靠背(3)和两个支脚(4)连成一个左右对称的整体,两个靠背(3)连接的中间部位厚度大于临近靠背(3)部位的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姣龙刘瑾赖梦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