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尼旋转支座及其手机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3046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阻尼旋转支座,包括支撑座、旋转连接件、第一阻尼弹性件、第二阻尼弹性件和旋转轴,本技术提供的阻尼旋转支座中,通过在阻尼转台上设置两个不对称分布的阻尼弹性件,在旋转连接件上设置阻尼槽,在阻尼槽上设置环形阻尼卡齿,两个阻尼弹性件能够在其中一个阻尼弹性件与其中一个环形阻尼卡齿啮合时、另一个阻尼弹性件则刚好位于两个环形阻尼卡齿之间,这样只需要转动原来一半的角度就可以实现其中一个阻尼弹性件与环形阻尼卡齿啮合,相当于只需要转动原来一半的角度,却能够拥有了与原来相同槽径的环形阻尼卡齿,因为更大槽径的阻尼卡齿其阻尼力会更大,这有利于后续对上端的手机支架等部件的支撑和转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载或固定支座,尤其涉及一种阻尼旋转支座及其手机支架


技术介绍

1、带弹性阻尼转动的支架底座的转动机制,目前现有的此类结构采用较多的是采用单个阻尼弹性件与环形阻尼卡齿啮合,因为此类支架底座为了确保整体产品的支撑性和后期转动的稳定性,其单个环形阻尼卡齿的槽径会做的比较大,所以数量也会相对较少,如设置数量过多则势必后期阻尼转动的阻尼力就更小,其作为支撑架的稳定性就会弱,如目前常见的环形阻尼卡齿数量中设置18个,此时,每个环形阻尼卡齿涵盖的角度是20度,按照传统的单个阻尼弹性件来转动时,每需要转动一个挡位需要转动的角度是20度,其所需要转动的角度与其槽径带来的稳定性虽然成正比,但是如果能够设计一种方案,其只需要转动10度的角度,又能获得跟转动20度同样的槽径带来的阻尼,那其转动效率就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尼旋转支座,以解决
技术介绍
提到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阻尼旋转支座,包括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尼旋转支座,包括支撑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连接件、第一阻尼弹性件、第二阻尼弹性件和旋转轴,所述支撑座的上端设有阻尼转台,所述旋转连接件的内侧设有阻尼槽,阻尼槽能够套接在阻尼转台外侧且相对阻尼转台相互转动,所述阻尼槽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环形阻尼卡齿,所述第一阻尼弹性件和第二阻尼弹性件均位于阻尼转台内且其输出端均凸出阻尼转台的外侧,旋转轴同时穿过阻尼转台和旋转连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尼旋转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弹性件和第二阻尼弹性件非轴对称分布,当第一阻尼弹性件与其中一个环形阻尼卡齿啮合时、第二阻尼弹性件刚好位于两个环形阻尼卡齿之间的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旋转支座,包括支撑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连接件、第一阻尼弹性件、第二阻尼弹性件和旋转轴,所述支撑座的上端设有阻尼转台,所述旋转连接件的内侧设有阻尼槽,阻尼槽能够套接在阻尼转台外侧且相对阻尼转台相互转动,所述阻尼槽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环形阻尼卡齿,所述第一阻尼弹性件和第二阻尼弹性件均位于阻尼转台内且其输出端均凸出阻尼转台的外侧,旋转轴同时穿过阻尼转台和旋转连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尼旋转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弹性件和第二阻尼弹性件非轴对称分布,当第一阻尼弹性件与其中一个环形阻尼卡齿啮合时、第二阻尼弹性件刚好位于两个环形阻尼卡齿之间的位置,或当第二阻尼弹性件与其中一个环形阻尼卡齿啮合时、第一阻尼弹性件刚好位于两个环形阻尼卡齿之间的位置,以此减少阻尼啮合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阻尼旋转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转台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其中第一限位槽与第一缺口连通,第二限位槽与第二缺口连通,所述第一阻尼弹性件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一阻尼部,其中第一限位部限位于第一限位槽内、第一阻尼部则穿出第一缺口使其能够与环形阻尼卡齿啮合,所述第二阻尼弹性件包括第二限位部和第二阻尼部,其中第二限位部限位于第二限位槽内、第二阻尼部则穿出第二缺口使其能够与环形阻尼卡齿啮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尼旋转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转台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支撑座底部设有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海兵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酷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