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形成等离子显示器电极的导电浆料,包括导电金属粉末、有机物成分和低熔点玻璃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金属粉末是由粒径在0.2至3.5之间不同规格的金属粉末组成,以提高单位质量金属的电导率。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导电金属为银粉,其由选自下列组中的至少两种组成:银粉A:粒径分布在0.2-0.5微米的球形银粉;银粉B:粒径分布在0.7-0.9微米的球形银粉;银粉C:粒径分布在1-1.5微米的球形银粉;银粉D:粒径分布在1.5-2微米的球形银粉;银粉E:粒径分布在2-2.5微米的球形银粉;银粉F:粒径分布在1.5微米左右的片状银粉;银粉G:粒径分布在2.5微米左右的片状银粉;以及银粉H:粒径分布在3.5微米左右的片状银粉。
Conductive paste and plasma display using the sam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nductive paste for forming electrode of plasma display, which comprises a conductive metal powder, organic components and low melting point glass powder,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conductive metal powder is composed of particle size in the range of 0.2 to 3.5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of the metal powder composi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gh conductivity metal units. In on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the conductive metal powder, which consists of at least two components selected from the following groups: A: silver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in the 0.2 - 0.5 micron spherical silver powder; B: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in the 0.7 - 0.9 micron spherical silver powder; particle size: C the distribution in the 1 - 1.5 micron spherical silver powder; 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spherical silver powder in 1.5 - 2 micron silver powder; E: spherical silver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in the 2 - 2.5 micron silver powder; F: flake silver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in 1.5 microns; G: silver flake silver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in 2.5 micron; H and silver: silver flake size distribution in 3.5 micr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形成等离子显示器基板电极的导电浆料 以及包括该电才及的等离子显示器。
技术介绍
由近几年来,平才反显示^支术日趋成熟。大尺寸、高清晰度和4氐 功耗是平板显示器的发展方向。特别是等离子平板显示器由于具有 高亮度、高对比度和低成本,以及易于大尺寸化的特点,而逐渐成 为大尺寸平板显示器的潮流。等离子显示器主要有两块玻璃基板组 成,中间充有潘宁气体,在每个方格型的显示单元中有红、绿、蓝三色荧光粉。前基板上有透明的ITO电极,在ITO电极上有用于增 加导电率的银汇流电极。当显示器工作时,后基板上的寻址电极确定发光单元,ITO电极放电电离气体,从而激发后板障壁中的荧光 粉发光。为了降低等离子显示器的功率、点火电压和提高玻璃基板上可 制作象素的数量,前基板上的汇流电极和后基板上的寻址电极的质 量是非常重要的。在清晰度要求不是特别高的等离子平板显示器 中,丝网印刷法制作汇流和寻址电4及的工艺^皮广泛采用。这种方法 的特点是制作过程比较简便,能够节省原材料,从而得到了广泛的 使用。但是这种工艺的不足之处是不能形成高精度的电极图形,而 且随着印刷次凄t的增加,丝网容易产生非弹性形变,4吏电才及图形达不到精度要求。专利CN1424738A介绍了用丝网印刷法制作银电极 的工艺。由于印刷法本身的条件限制,制作更加精细的电极十分困难。 于是有人提出了采用感光性浆料制作电极图形的新方法。此工艺是 在整个玻璃基板上涂布银浆料,然后用掩模板遮盖,在适当波长的 紫外线下曝光并形成潜像。最后用稀》咸溶液显影,除去没有曝光的 部分。使用感光浆料涂布曝光的方法制作银电极,其优点是可以形成 高精度的图形。但是这要求制作出的线条具有很高的导电率,这对 于降低显示器的功率以及点火电压极为重要。专利 CN200610100230.0提到优选粒径范围在1-1.5微米的J求形4艮粉制作 光敏性导电浆料,使用这种球形银粉制作的电极,导电率高。但是 这要求光敏糊中的银粉含量需在65%以上。众所周知,银作为贵金 属,价格昂贵,使用这种银粉制作的光敏性糊状浆料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等离子显示器中导电电极导电率不 高、或者导电金属粉末用量较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因此提出 一种新的导电金属组合物,其将不同粒径的导 电金属粉末按预定比例混合,以提高单位质量金属的电导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导电金属为银粉,其由选自下列ia中的至少两种《且成银粉A:粒径分布在0.2-0.5微米的球形银粉; 4艮粉B:粒径分布在0.7-0.9孩t米的球形4艮粉;银粉C:粒径分布在1-1.5微米的球形银粉; 4艮粉D:粒径分布在1.5-2樣殳米的王求形4艮粉; 4艮粉E:粒径分布在2-2.5微米的球形4艮粉; 4艮粉F:粒径分布在1.5樣爻米左右的片状4艮粉; 银粉G:粒径分布在2.5微米左右的片状银粉;以及 银粉H:粒径分布在3.5微米左右的片状4艮粉。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等离子显示器,其用于形成汇流电极和寻址 电极的导电浆料由导电金属、有机物成分和低熔点玻璃粉组成,其 特4正在于,所述导电金属4分末是由粒径在0.2至3.5之间不同失见才各 的金属并分末组成。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金属粉末为银粉, 其由选自下列组中的至少两种组成银粉A:粒径分布在0.2-0.5孩t米的球形银粉;名艮粉B:粒径分布在0.7-0.9孩吏米的球形4艮粉;银粉C:粒径分布在1-1.5微米的球形银粉;^艮粉D:粒径分布在1.5-2微米的球形4艮粉;银粉E:粒径分布在2-2.5微米的球形银粉;银粉F:粒径分布在1.5微米左右的片状银粉;银粉G:粒径分布在2.5微米左右的片状银粉;以及银粉H:粒径分布在3.5微米左右的片状银粉。本专利技术使用不同类型的4艮粉进行组合,用于形成等离子显示器 的电极,尤其是加入了一定量的片状银粉,由于相对于球状银粉, 片状银粉的接触面积有很大提高,且细颗粒状的片状银粉对银粉之间的缝隙有^艮好的填充效果,有效地^是高了由金属粉末形成的单位 质量金属电极的导电率,从而可以降低光敏糊中银的含量,降低成 本。附图说明图1 使用光每丈性糊浆制备PDP汇流电极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无特别说明,本文中在"R到百分比(% )时是指重量百分比。不愿受理-论的束缚,影响电极(汇流电极和寻址电极)的导电 率的主要因素是振实密度和粒径。对于颗粒较大的银粉,由于其振 实密度较小,由其形成的电极的导电率往往较低。对于颗粒尺寸较 小的金属粉末,可以获得较高的振实密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导电 率一定会升高,因为金属粉末的尺寸越小,其在单位体积或者单位 长度内的颗粒间界面就越多,颗粒间界面的增多又会降低导电率。 所以,在现有技术中,技术人员为了得到理想导电率的电极,总是 在金属颗粒粒径和振实密度之间加以平衡,以找出 一个最佳点。专利技术人一直以来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能否找到一种方法,使 得所形成的电极既具有高的振实密度又具有高的导电率。专利技术人在 研究中意外地发现,如果将不同尺寸规格的银粉进行组合,用于形 成等离子显示器的电极,则可以获得高的导电率。而才艮据现有技术 的工艺,如果得到同样的导电率,则需要消耗较多的银粉。因此,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等离子显示器的导 电浆料,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导电成分是多种颗粒尺寸以及类型的 名艮4分的组合。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等离子显示器的导电浆料组合使用了以下银粉中的至少两种4艮粉A:粒径分布在0.2-0.5微米的球形4艮粉; 银粉B:粒径分布在0.7-0.9樣丈米的J求形银粉; 银粉C:粒径分布在1-1.5微米的球形银粉; 银粉D:粒径分布在1.5-2微米的球形银粉; 4艮粉E:粒径分布在2-2.5微米的球形银粉; 银粉F:粒径分布在1.5微米左右的片状银粉; 银粉G:粒径分布在2.5微米左右的片状银粉;以及 银粉H:粒径分布在3.5微米左右的片状银粉。在本专利技术的 一 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该导电浆料使用至少三种颗 粒尺寸的银粉,并且其中一种是粒径分布在0.2-0.5微米的球形银粉 (银粉A)。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该导电浆剩-使用至少四种颗 粒尺寸的银粉,并且其中一种是粒径分布在0.2-0.5微米的球形银粉 (银粉A), 一种是粒径分布在0.7-0.9微米的球形银粉(银粉B), — 种是粒径分布在1-1.5微米的球形银粉(银粉C), 一种是粒径分布在 2.5微米左右的片状银粉(银粉G)。作为上述优选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选,其中银粉A、银粉B、 银粉C和4艮粉G的相对重量比分别为1:4-12:10-20:0.1-0.5。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该导电浆料使用至少三种 颗粒尺寸的银粉,并且其中一种是粒径分布在0.2-0.5微米的球形银 粉(银粉A), —种是粒径分布在1-1.5微米的球形银粉(银粉C); 一 种是粒径分布在2-2.5樣i米的^求形^4分(4艮粉E)。在这种情况下,上 述三种4艮粉的相对重量比为1:8-25:5-9。在另 一种实施方式中,该导电浆料使用至少三种颗粒尺寸的银粉,并且其中 一种是粒径分布在0.2-0.5《效米的球形4艮粉(4艮粉A), 一种是粒径分布在0.7-0.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等离子显示器导电浆料,包括导电金属粉末、有机物成分和低熔点玻璃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金属是由粒径在0.2至3.5之间不同规格的金属粉末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刘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