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性高的水面救援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2750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面救援机器人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全性高的水面救援机器人,包括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顶端固定有操作仓,所述操作仓的一端内壁中固定有投射机构,所述操作仓的另一端内壁中固定有控制板。该种安全性高的水面救援机器人,通过气压罐、电磁阀以及驱动仓的设置,可驱动活塞推动推板前移,致使利用推板前端的推杆顶动直齿板,从而通过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啮合设置,致使限制杆打开,从而可将救生圈顶出,以供给落水者进行使用,使得便于落水者通过救生圈漂浮在水面上,节省自身体力,通过整个装置进行牵引远离危险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面救援机器人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全性高的水面救援机器人


技术介绍

1、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成熟和进步,在人力发挥有限的领域中,机器人技术大放异彩,能够高效率的完成任务,尤其是在水面救援领域,当发生洪涝灾害或溺水事件时,可通过水面救援机器人辅助救援人员涉水营救,提高救援效率,增加生还率,同时水面救援机器人可涉足危险区域,便于保护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

2、但是现有的水面救援机器人在营救时,一般是通过自身的把手等,使得落水者进行抓握,通过救援机器人进行牵引,移动到安全区域,但由于落水者一般身体没有穿着求生衣等设备,使得在对落水者进行牵引时,落水者自身不断向下沉,容易使得落水者力竭,使得再次落水,不便于进行救援;其次救援手段有限,仅通过把手等,使得可承载的人员有限,并且在遇到湍流等情况时,使得落水者不方便通过救援机器人进行漂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水面救援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1、落水者容易力竭,不方便施救,安全性较低;2、救援手段有限,不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性高的水面救援机器人,包括船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顶端固定有操作仓(2),所述操作仓(2)的一端内壁中固定有投射机构(3),所述操作仓(2)的另一端内壁中固定有控制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水面救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射机构(3)包括投射仓(301)和驱动仓(304),所述投射仓(301)的底端与船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投射仓(301)的内部固定有气压罐(302),所述气压罐(302)的另一端连通有电磁阀(303),所述驱动仓(304)的外壁与投射仓(30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仓(304)的内壁中滑动设置有活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性高的水面救援机器人,包括船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顶端固定有操作仓(2),所述操作仓(2)的一端内壁中固定有投射机构(3),所述操作仓(2)的另一端内壁中固定有控制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水面救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射机构(3)包括投射仓(301)和驱动仓(304),所述投射仓(301)的底端与船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投射仓(301)的内部固定有气压罐(302),所述气压罐(302)的另一端连通有电磁阀(303),所述驱动仓(304)的外壁与投射仓(30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仓(304)的内壁中滑动设置有活塞(305),所述活塞(305)的前端固定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前端固定有推板(306),所述推板(306)的前端固定有顶板(3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水面救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射机构(3)还包括固定仓(308)和驱动齿轮(311),所述固定仓(308)的两端侧壁均与投射仓(30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仓(308)的内部套设有安置仓(309),所述安置仓(309)的内部套设有救生圈(310),所述救生圈(310)的外壁和安置仓(309)的内壁之间通过尼龙绳相连接,所述驱动齿轮(311)的轴端与投射仓(30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311)的侧端固定有从动齿轮(312),所述从动齿轮(312)的轴端上固定有限制杆(313),所述限制杆(313)与救生圈(310)的前端贴合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水面救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仓(2)包括导向杆(201),所述导向杆(201)的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佩佩王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民航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