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O2跨临界制冷系统除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72428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CO<subgt;2</subgt;跨临界制冷系统除霜方法,其可实现在不增加额外能耗的条件下,满足跨临界CO<subgt;2</subgt;制冷系统正常的除霜需求;当需要化霜时,通过调节低温压缩机排气的电磁三通阀,关闭电磁三通阀到高压级吸气的出口,同时打开到热气化霜管路的出口,从而将原本排入高压级吸气侧的低温压缩机排气导入热气化霜管路,随后分别流入低温蒸发器、中温蒸发器进行化霜,而后低温蒸发器、中温蒸发器出口的冷媒排液经排液管路分别排入闪发桶中;在热气化霜管路与排液管路之间接有化霜压差阀,以使得化霜后的排液,能在压差的作用下顺利回到闪发桶;与传统电化霜相比,该方法节约了化霜部分的电加热能耗以及化霜部分热气冷却能耗,可以明显提升系统能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系统中的除霜,具体为一种co2跨临界制冷系统除霜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制冷行业中,co2以其卓越的物理及热力性能,成为替代传统制冷工质的首选,因co2的临界温度相对较低(31.1℃),当co2气冷器出口温度高于31.1℃时,co2制冷系统即为跨临界制冷系统。目前跨临界co2制冷系统普遍采用电化霜方式对末端蒸发器进行化霜,电化霜的工作原理是:在蒸发器内部穿入若干电加热丝,在化霜时,停掉蒸发器的正常制冷,然后给电加热丝通电,加热蒸发器,使蒸发器表面的霜层融掉;但上述化霜方式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比较消耗电能,会进一步增加产品能耗;二、由于蒸发器内部一些部件(如毛细管、分液头部位等)无法与加热丝直接接触,也就很难消除对这些部件上的霜或者冰,除霜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co2跨临界制冷系统除霜方法,其可实现在不增加额外能耗的条件下,满足跨临界co2制冷系统正常的除霜需求。

2、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co2跨临界制冷系统除霜方法,所述制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O2跨临界制冷系统除霜方法,所述制冷系统设有低温压缩机、电磁三通阀、中温压缩机、气体冷却器、闪发桶、低温蒸发器、中温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当需要化霜时,调节所述电磁三通阀,使得从所述低温压缩机排出的冷媒不流入高压级吸气侧的所述中温压缩机,而是经热气化霜管路分别流入所述低温蒸发器、中温蒸发器进行化霜,而后所述低温蒸发器、中温蒸发器出口的冷媒排液经排液管路共同流入所述闪发桶中;其中,在所述热气化霜管路与所述排液管路之间接有化霜压差阀,以使得化霜后的排液排至所述闪发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O2跨临界制冷系统除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低温压缩机与所述低温蒸发器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o2跨临界制冷系统除霜方法,所述制冷系统设有低温压缩机、电磁三通阀、中温压缩机、气体冷却器、闪发桶、低温蒸发器、中温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当需要化霜时,调节所述电磁三通阀,使得从所述低温压缩机排出的冷媒不流入高压级吸气侧的所述中温压缩机,而是经热气化霜管路分别流入所述低温蒸发器、中温蒸发器进行化霜,而后所述低温蒸发器、中温蒸发器出口的冷媒排液经排液管路共同流入所述闪发桶中;其中,在所述热气化霜管路与所述排液管路之间接有化霜压差阀,以使得化霜后的排液排至所述闪发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o2跨临界制冷系统除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低温压缩机与所述低温蒸发器之间、所述中温压缩机与所述中温蒸发器之间均连接有回汽电磁阀,在处于化霜模式时,所述回汽电磁阀均处于关闭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o2跨临界制冷系统除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压缩机出口排出的冷媒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所述低温压缩机出口的排气温度高于所述低温蒸发器、中温蒸发器的蒸发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o2跨临界制冷系统除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处于化霜时,化霜的热气压力比所述闪发桶的工作压力高1bar~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伟徐伟王振宇冷刘栋
申请(专利权)人:百尔制冷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