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射式二氧化碳跨临界低温增压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09013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氧化碳制冷系统,尤其是一种引射式二氧化碳跨临界低温增压制冷系统,包括低温压缩机、与所述低温压缩机连接的蒸发器、与所述蒸发器连接的第一膨胀阀、中温压缩机、与所述中温压缩机连接的气体冷却器以及分别与所述中温压缩机和所述蒸发器连接的储液器;还包括:排气预冷器,所述排气预冷器与所述低温压缩机连接;引射器,所述引射器分别与所述排气预冷器、气体冷却器和储液器连接;及第二膨胀阀,所述第二膨胀阀分别与所述储液器和所述引射器连接。该引射式二氧化碳跨临界低温增压制冷系统在不增加额外能耗的条件下,通过减少部分二氧化碳跨临界低温增压制冷系统的高压节流损失来减少压缩机的做功,从而提高系统能效。而提高系统能效。而提高系统能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射式二氧化碳跨临界低温增压制冷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二氧化碳制冷系统,尤其是一种引射式二氧化碳跨临界低温增压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二氧化碳跨临界低温增压制冷系统普遍采用对低温压缩机排气经气体预冷器冷却后,再与高压节流阀节流后,从储液器流出的闪发气体进行混合,然后进入中温压缩机吸气口,进行下一步压缩。工作原理:低温压缩机的排气,进过低压级气体预冷器冷却后,排气温度降低到比环境温度稍高。这部分气体与高压节流阀直接节流后储液器出来的闪发气体混合,混合后直接进入中温压缩机吸气口,进行下一步压缩。
[0003]上述方式存在的问题:由于二氧化碳跨临界低温增压制冷系统,在临界点以上工作使,排气压力很高(≥74bar),而储液器的供液压力一般在30~40bar左右。采用直接节流就会导致节流减压至少30bar以上的不可逆压力损失,从而降低了整个系统的能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压缩机做功、提高系统能效的一种引射式二氧化碳跨临界低温增压制冷系统,具体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引射式二氧化碳跨临界低温增压制冷系统,包括低温压缩机、与所述低温压缩机连接的蒸发器、与所述蒸发器连接的第一膨胀阀、中温压缩机、与所述中温压缩机连接的气体冷却器以及分别与所述中温压缩机和所述蒸发器连接的储液器;还包括:排气预冷器,所述排气预冷器与所述低温压缩机连接;引射器,所述引射器分别与所述排气预冷器、气体冷却器和储液器连接;及第二膨胀阀,所述第二膨胀阀分别与所述储液器和所述引射器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第二膨胀阀为温控型喷液电子膨胀阀。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引射式二氧化碳跨临界低温增压制冷系统在不增加额外能耗的条件下,通过减少部分二氧化碳跨临界低温增压制冷系统的高压节流损失来减少压缩机的做功,从而提高系统能效。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1]如图1所示,一种引射式二氧化碳跨临界低温增压制冷系统,包括低温压缩机1、蒸发器2、第一膨胀阀3、排气预冷器5、第二膨胀阀4、储液器6、引射器7、气体冷却器8和中温压
缩机9。第二膨胀阀4为温控型喷液电子膨胀阀。
[0012]储液器6的出液口通过第一膨胀阀3与蒸发器2的进口连接,蒸发器2的出口与低温压缩机1的进气口连接,低温压缩机1的出气口与排气预冷器5连接,排气预冷器5与引射器7的引流口连接,第二膨胀阀4分别与储液器6和引流器的引流口连接。引流器的出口与储液器6连接,引流器的进口与气体冷却器8连接,气体冷却器8与中温压缩机9的出气口连接,中温压缩机9的进气口与储液器6的出气口连接。
[0013]在二氧化碳跨临界低温增压制冷系统的气体冷却器8出口安装引射器7,引射器7把气体冷却出来的高压流体作为引射流,把来自低温压缩机1的排气作为被引射流。由于低温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较高通常在60℃左右。如果直接被引射,引射器7的效率将非常低,为了让引射器7有效工作,这部分排气的过热度将控制在10~20K。因此低温压缩机1排气需要首先通过一个空气或者水等其他介质作为冷却剂的排气预冷器5,分别产生冷热两股流体,热流体通过低压级的排气预冷器5,把排气温度减低到比冷却介质环境温度稍高,然后通过温度控制的电子膨胀阀进行喷液冷却,精确控制进入引射器7前的气体过热度。引射器7通过高压流体引射降温后的排气,从而使最终混合气体的压力提高到储液器6的内部压力,引射后产生的闪发气体通过管路进入中温压缩机9进气口进行压缩。因为引射器7把低温压缩机1排气压力提升到了储液器6压力,而节省了压缩机做功,从而提高了系统的能效。
[0014]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射式二氧化碳跨临界低温增压制冷系统,包括低温压缩机(1)、与所述低温压缩机(1)连接的蒸发器(2)、与所述蒸发器(2)连接的第一膨胀阀(3)、中温压缩机(9)、与所述中温压缩机(9)连接的气体冷却器(8)以及分别与所述中温压缩机(9)和所述蒸发器(2)连接的储液器(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气预冷器(5),所述排气预冷器(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翔谢伟王信荣徐韡
申请(专利权)人:百尔制冷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