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翘盖板连接结构、起翘通风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72315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7
本技术提供了起翘盖板连接结构、起翘通风系统及车辆,其中一种起翘盖板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体、托举板,以及紧固件;其中,连接体固定连接于起翘盖板,且具有前后延伸的第一连接部;托举板的一端与车顶构件铰接,另一端用于连接起翘驱动件,托举板具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前后滑动连接;紧固件穿过托举板并与连接体连接,用于约束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相对滑动自由度。本技术提供的起翘盖板连接结构,起翘盖板的拆装操作简单方便,保证起翘盖板拆卸后能够重装到位,而且利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滑动配合能够提高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同时降低加工和装配公差精度要求,避免连接松动而导致噪音异响,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通风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起翘盖板连接结构、起翘通风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目前很多车型都配置有起翘通风系统,对于起翘通风系统而言,进行维修保养都需要将起翘盖板拆除之后才能露出内部的驱动机构和连接结构。当前起翘盖板的连接方式都是通过螺接或铆接固定在起翘盖板背面的连接板与托举架(或为托举板)进行多点螺接或铆接,这种连接方式的弊端一方面在于多点连接结构对加工和装配公差要求严格,拆装难度大,可能出现拆卸重装时无法恢复原始状态的情况,另一方面在于这种连接方式完全依赖于各个连接点的连接强度,稳定性较差,容易出现连接松动而产生异响,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起翘盖板连接结构,旨在降低起翘盖板拆装难度,并提高起翘盖板连接稳定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起翘盖板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体、托举板,以及紧固件;其中,连接体固定连接于起翘盖板,且具有前后延伸的第一连接部;托举板的一端与车顶构件铰接,另一端用于连接起翘驱动件,托举板具有第二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起翘盖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翘盖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10)的后端开设有向其前端延伸的滑孔(101),所述连接体(10)的侧壁设有开放缝口(102),所述开放缝口(102)与所述滑孔(101)连通且至少延伸至所述连接体(10)的前端,所述开放缝口(102)和所述滑孔(101)共同形成所述第一连接部(100);所述托举板(20)穿过所述开放缝口(102)并伸入所述滑孔(101),所述托举板(20)伸入所述滑孔(101)的部位形成所述第二连接部(2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翘盖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

【技术特征摘要】

1.起翘盖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翘盖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10)的后端开设有向其前端延伸的滑孔(101),所述连接体(10)的侧壁设有开放缝口(102),所述开放缝口(102)与所述滑孔(101)连通且至少延伸至所述连接体(10)的前端,所述开放缝口(102)和所述滑孔(101)共同形成所述第一连接部(100);所述托举板(20)穿过所述开放缝口(102)并伸入所述滑孔(101),所述托举板(20)伸入所述滑孔(101)的部位形成所述第二连接部(2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翘盖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10)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翘盖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10)还包括端板(14),所述端板(14)连接于所述顶板(11)和所述折板(12)的前端以封堵所述滑孔(101)。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翘盖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板(12)上前后间隔分布有多个豁槽(122),各个所述豁槽(122)均与所述滑孔(101)连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