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滩涂贝类育成杂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721 阅读:2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常见滩涂贝类育成杂交方法,采集不同地理群体滩涂贝类的2龄亲本;经过生态促熟,促使性腺同步成熟;开展两个地理群体间的简单育成杂交;三段法养成简单育成杂交子一代;杂交子一代与引入群体进行引入育成杂交;杂交子一代与土著群体进行级进育成杂交,得到育成杂交子一代。在此基础上,重复以上步骤,将育成杂交子一代继续与亲本群体回交,使杂交子代一直保持其杂种优势。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便,实用性高,有效地增强了滩涂贝类对温度、盐度等环境因子剧变的抵抗能力,使其生长、存活性状得到改良,并能够使杂交种一直保持杂种优势,为滩涂贝类高产、抗逆良种开发奠定了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洋贝类遗传育种技术,具体的说是选用两个具有较大遗 传差异地理群体的常见滩涂贝类进行育成杂交的方法。
技术介绍
杂交育种是培育新品种的主要途径。通过选用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品系、 群体以及个体进行杂交,繁殖出符合育种要求的杂种群,对生产具有重要的指 导和实践意义。杂交可以使双亲的基因重新组合,形成各种不同的类型,为选择提供丰富的材料;基因重组可以将双亲控制不同性状的优良基因结合于一体, 或将双亲中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微效基因积累起来,产生在各该性状上超过亲 本的类型。育成杂交包括简单育成杂交、引入育成杂交、级进育成杂交等。简单育成 杂交是根据当地、当时的自然条件、生产需要以及原地方品种品质等客观因素 确定育种目标,应用相应的不同品种(品系、群体)使它们各参加杂交一次, 并结合定向选育,将不同品种的优点,综合到新品种的一种杂交育种的方法。 引入育成杂交是引入一个相应的改良品种(品系、群体)与当地被改良品种进 行杂交,获得级进第一代杂交种(FJ。然后将此杂交种再与引进品种回交,以 获得在生产性能上显着地向改良品种方面发展,并适当保留引入品种的某些优 点。级进育成杂交与引入育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常见滩涂贝类育成杂交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A、B两个不同地理群体的滩涂贝类亲本,逐步进行简单育成杂交、引入育成杂交、级进育成杂交、亲本回交,其具体工艺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采集A、B两个不同地理群体的滩涂贝类亲本,选择2龄健康无损的个体为亲本,其中A群体为土著种,B群体为引入种; 第二步、将采集的亲本放置于虾池中进行生态促熟,经过6~12个月的底播养殖,于第2年性腺同步成熟; 第三步、采用直径为0.6mm的电钻进行亲本性别鉴定,鉴别后,通过阴干、流水刺激,使亲本同步产卵排精,然后按照A群体亲本×B群体亲本的方式进行群体正反杂交,得到简单育成杂交的子一代(F↓[AB]); 第四步、按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常见滩涂贝类育成杂交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A、B两个不同地理群体的滩涂贝类亲本,逐步进行简单育成杂交、引入育成杂交、级进育成杂交、亲本回交,其具体工艺过程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采集A、B两个不同地理群体的滩涂贝类亲本,选择2龄健康无损的个体为亲本,其中A群体为土著种,B群体为引入种;第二步、将采集的亲本放置于虾池中进行生态促熟,经过6~12个月的底播养殖,于第2年性腺同步成熟;第三步、采用直径为0.6mm的电钻进行亲本性别鉴定,鉴别后,通过阴干、流水刺激,使亲本同步产卵排精,然后按照A群体亲本×B群体亲本的方式进行群体正反杂交,得到简单育成杂交的子一代(FAB);第四步、按照三段法在生态虾池中进行简单育成杂交子一代的养成,养成周期≥1年,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喜武张跃环霍忠明杨凤张国范王金海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水产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