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峰冷却装置和发电机组冷却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1827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4
本公开涉及一种尖峰冷却装置和发电机组冷却系统,该尖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塔体、第一进水管、第一喷水管、多个第一喷嘴、换热层、水箱、水泵、第二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喷水管、多个第二喷嘴、第二出水管、集水结构以及送风机;第一进水管与第一喷水管连通,第一喷嘴设置于第一喷水管;水泵通过第一出水管将水箱内的水输送至设置于冷却塔体内的上部区域的第二喷水管,第二喷嘴设置于第二喷水管,第二出水管与水箱连通并使水箱内的水回流至锅炉;换热层设置于冷却塔体内的中部区域;集水结构设置于冷却塔体内并位于换热层的下方,并能用使经过换热层的水流向水箱内。该装置能够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冷却潜力,提升冷却效率,提升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发电,具体地,涉及一种尖峰冷却装置和发电机组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1、火力发电厂是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的重要设施,在火力发电过程中,冷却系统是确保机组正常运行的关键部分,现有的冷却系统除了以江河湖海的自然水流作为最终冷却介质外,其余通常以空气作为最终冷却介质。

2、带表面式凝汽器的间接空冷系统类似于湿冷系统,其优点是节约厂用电,设备少,冷却水系统与汽水系统分开,两者水质可按各代替开敞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该系统采用自然通风方式冷却,将散热器装在自然通风冷却塔中。但是带表面式凝汽器缺点是占地大,效率较低。

3、汽轮机排汽经过排汽管道进入空冷凝汽器通过散热片直接与外界空气发生热交换,达到蒸汽冷凝效果。这种方式称之为直接空冷技术。空冷风机使冷却空气流过散热器表面,达到排汽的冷凝效果,凝结水又经凝结水泵送回系统。但是厂用电较高,风机的噪音较大。

4、带混合式凝汽器的间接空冷系统主要由喷射式凝汽器和空冷塔构成。系统中的冷却水是高纯度的中性水,中性冷却水进入凝汽器直接与汽轮机排汽混合并将其冷凝,受热后的冷却水绝大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尖峰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塔体、第一进水管、第一喷水管、多个第一喷嘴、换热层、水箱、水泵、第二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喷水管、多个第二喷嘴、第二出水管、集水结构以及送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尖峰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水管沿水平方向布置于所述冷却塔体内的上部区域,多个所述第一喷嘴沿水平方向间隔均匀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喷水管的侧壁,且所述第一喷嘴角度可调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喷水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尖峰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峰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一电磁截止阀、第二电磁截止阀以及控制器,所述第一电磁截止阀设置于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尖峰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塔体、第一进水管、第一喷水管、多个第一喷嘴、换热层、水箱、水泵、第二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喷水管、多个第二喷嘴、第二出水管、集水结构以及送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尖峰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水管沿水平方向布置于所述冷却塔体内的上部区域,多个所述第一喷嘴沿水平方向间隔均匀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喷水管的侧壁,且所述第一喷嘴角度可调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喷水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尖峰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峰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一电磁截止阀、第二电磁截止阀以及控制器,所述第一电磁截止阀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二电磁截止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水管,且所述第一电磁截止阀和所述第二电磁截止阀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尖峰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峰冷却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控制器以及加热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加热器设置于所述水箱内,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且所述加热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尖峰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结构包括集水漏斗和集水管,所述集水漏斗设置于所述冷却塔体内部并位于所述换热层的下方,且所述集水漏斗设置于所述进风口的下方,所述集水管的一端与所述集水漏斗连通,所述集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水箱的内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尖峰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层包括多个换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峰张秀峰朱万进张贺孙迪徐侠赵天杨震刘高飞陈英杰吕建红宗跃玲王中磊牛志刚朱敬华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徐州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