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基于SBS的动态可逆交联发光液晶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7182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类基于SBS的动态可逆交联发光液晶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动态可逆交联发光液晶弹性体是以马来酰亚胺末端的氰基二苯乙烯及其衍生物作为发光液晶交联剂与呋喃基团侧链接枝改性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Fu通过D‑A反应交联制备而成,得到动态可逆交联发光液晶弹性体SBS‑nFu/LLC<subgt;m%</subgt;。通过“巯‑烯”点击反应将呋喃基团接枝到SBS得到SBS‑Fu。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的SBS‑nFu/LLC<subgt;m%</subgt;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在固态或者聚集态下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特性;SBS具有良好的自修复以及回收性能;含有刚性基团的LLC‑2MI能够提高SBS的力学性能,并且在信息传输、人造肌肉、荧光制动器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涉及一类基于sbs的动态可逆交联发光液晶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类利用含有马来酰亚胺末端的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荧光分子作为交联剂与呋喃基团改性的二烯烃橡胶通过diels-alder反应(d-a反应)交联制备的发光液晶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发光液晶(llc)材料将液晶性能和发光性能有机的结合起来,既具有液晶的有序性、流动性,又具有发光材料的光物理性能,能够赋予显示器件更高的色彩饱和度和对比度,更宽的视角以及更低能耗,在液晶显示器,发光二极管,传感器,信息存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用途。然而,当llc分子聚集成液晶相时,π-π键的有序堆积和分子间较强的相互作用常常导致聚集猝灭(acq)问题,严重地限制了llc材料的实际应用。将聚集诱导发光(aie)结构与液晶有机结合,可以有效避免聚集态引起的荧光。

2、氰基二苯乙烯及其衍生物(cnb)是典型的具有aie特性的发光液晶基元。它具有原料价格低廉,合成简单,苯环或者双键位置易于修饰,可以设计合成各种具有不同理化性质的结构等优点。有趣的是,cnb具有多种相互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类基于SBS的动态可逆交联发光液晶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SBS的动态可逆交联发光液晶弹性体是以马来酰亚胺末端的氰基二苯乙烯及其衍生物作为发光液晶LLC-2MI作为交联剂,与呋喃基团侧链接枝改性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Fu通过D-A反应交联制备而成;通过D-A反应,以含有马来酰亚胺末端的LLC-2MI为交联剂,得到一类基于SBS的动态可逆交联发光液晶弹性体SBS-nFu/LL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类基于SBS的动态可逆交联发光液晶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态可逆交联发光液晶弹性体中:SBS-nFu/LLCm%弹性体具有良好的成膜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类基于sbs的动态可逆交联发光液晶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sbs的动态可逆交联发光液晶弹性体是以马来酰亚胺末端的氰基二苯乙烯及其衍生物作为发光液晶llc-2mi作为交联剂,与呋喃基团侧链接枝改性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fu通过d-a反应交联制备而成;通过d-a反应,以含有马来酰亚胺末端的llc-2mi为交联剂,得到一类基于sbs的动态可逆交联发光液晶弹性体sbs-nfu/ll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类基于sbs的动态可逆交联发光液晶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态可逆交联发光液晶弹性体中:sbs-nfu/llcm%弹性体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发生交联后拉伸性能较好,拉伸强度为2-35mpa,断裂伸长率为100%-1200%;所述sbs-nfu/llcm%发光弹性体具有好的自修复和可回收性能、荧光性能和可逆交联解交联特性,荧光量子产率为1-30%;所述的llc-2mi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其荧光量子产率为9-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类基于sbs的动态可逆交联发光液晶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液晶交联剂是含有马来酰亚胺末端的llc-2mi,交联剂分子结构如下式1所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类基于sbs的动态可逆交联发光液晶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呋喃基团改性的s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丽李杨李旭文冷雪菲王艳色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