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闭循环的轮虫连续培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71672 阅读:3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封闭循环的轮虫连续培养系统,它由至少一组轮虫培养桶、至少一组轮虫营养强化桶、一轮虫采收装置、一水处理装置及至少一组微藻培养桶构成;所述轮虫培养桶的输出端与所述轮虫营养强化桶连接,所述轮虫营养强化桶的输出端与所述轮虫采收装置连接,所述轮虫采收装置与水处理装置连接,所述水处理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微藻培养桶连接,所述微藻培养桶与所述轮虫培养桶联通;采用特定微藻培养控制技术、水处理技术和恒化器原理,实现轮虫培养用水的循环利用和轮虫的连续生产,可以在保证轮虫高效稳定生产下,既节省了水资源,又减少了有害物质的排放,同时对培养的轮虫进行营养强化,改善和加强了轮虫的营养质量,实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

A closed loop rotifer continuous culture syste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ystem for continuous cultivation of a closed cycle rotifer, which comprises at least one group of rotifer culture barrels, at least one group of rotifer nutrition barrels, a rotifer harvesting device, a water treatment device and at least one group of microalgae culture barrel. The output end of rotifer culture; and the barrel of rotifer nutrition bucket. The output end of the rotifer, fortified barrel connected with the rotifer harvesting device, the rotifer harvesting device and water treatment device connected to the output end of the water treatment device and the barr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microalgae culture, microalgae cultivation and the rotifer culture barrel barrel Unicom; using a specific control technology, microalgae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and chemostat culture principle, realize the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rotifer culture water recycling and rotifers, can guarantee stable and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rotifers, saving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utility model reduces the emission of harmful substances, and simultaneously strengthens the cultured rotifer, improves and strengthens the nutritive quality of the rotifer, and realizes the purpose of the inven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培养微生物的培养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培养轮虫 的封闭循环的轮虫连续培养系统
技术介绍
轮虫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微小(0.04-2.0微米)的多细胞动物,由于轮虫 自身具有个体小、游动慢、繁殖快、可高密度培养、营养可人为强化及易消化 吸收等若干优点,使轮虫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物饵料。目前在海水鱼育苗中, 仔鱼开口后一般都是摄食轮虫,目前还没有什么人工饲料能够取代轮虫, 一些 微囊饲料在对虾育苗中获得一定的成功,但在鱼类育苗中,由于鱼类幼体不能 消化这些微囊饲料,鱼类幼体仍需用轮虫为饵。轮虫是鱼、虾、蟹类育苗养殖 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活饵料来源。目前,国内外对轮虫的生产性培养,根据培养过程或操作程序的不同,可 分为以下几种方法批次性培养、半连续培养、连续培养和反馈培养。但是, 轮虫在目前生产应用上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①大量培养的不稳定性, 由于培养过程中随着作为饵料的微藻一起带入的有害物质,会造成在培养过程 中时常发生种群密度骤减;②大量培养的高成本,由于种苗对轮虫的需求量非 常大,且培养轮虫也需要大量微藻,使轮虫培养占用了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和 空间;③大量培养后的废水肆意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废水中的氮未能 充分利用。由于以上这些问题很大程度制约了轮虫应用的发展,因此,特别需要一种 轮虫连续培养系统,弥补现有轮虫在生产应用上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闭循环的轮虫连续培养系统,弥补现有轮虫 在生产应用上的不足之处,采用特定微藻培养控制技术、水处理技术和恒化器原理,实现轮虫培养用水的循环利用和轮虫的连续生产,可以在保证轮虫高效 稳定生产下,既节省了水资源,又减少了有害物质的排放。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封闭循环的轮虫连续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它由至少一组用于轮虫 培养的轮虫培养桶、至少一组用于轮虫进行营养强化的轮虫营养强化桶、 一用 于收获培养后的轮虫的轮虫采收装置、 一包含物理过滤、生物过滤或消毒杀菌 等的水处理装置及至少一组用于特定微藻培养并供给所述轮虫培养桶的微藻 培养桶构成;所述轮虫培养桶的输出端与所述轮虫营养强化桶连接,所述轮虫营养强化桶的输出端与所述轮虫采收装置连接,所述轮虫采收装置与所述水处 理装置连接,所述水处理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微藻培养桶连接,所述微藻培养 桶与所述轮虫培养桶联通。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轮虫培养桶为一组用于轮虫培养的恒化 器,在所述轮虫培养桶中设置有曝气装置,为轮虫培养提供氧气和实现混合作 用。进一步,所述轮虫培养桶还可设置有根据需要使所述轮虫培养桶保持水温 的温度调节控制装置。进一步,所述轮虫营养强化桶中可以添加营养强化剂对轮虫进行营养强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轮虫采收装置采用筛绢或网目过滤,也可 以采用旋转网目的收获机。进一步,所述网目的孔径为80-100微米。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处理装置包含物理过滤、生物过滤或消 毒杀菌,所述物理过滤采用砂滤罐、微滤机或气浮机;生物过滤采用生物过滤 器,消毒杀菌采用紫外杀菌器、臭氧装置或光催化杀菌器;所述水处理装置采 用上述之一或其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藻培养桶为一组在光照作用下定向培养 微藻的培养桶,所述微藻培养桶中设置有曝气装置,为微藻培养提供二氧化碳 和实现混合作用。进一步,在所述微藻培养桶设置有微藻培养液,所述微藻培养液采用F/2配方,将特定微藻(一般为海水硅藻)培养一定浓度,接着将微藻培养桶中50%-70%的藻液输送到所述轮虫培养桶中作为轮虫培养的饵料。本专利技术的封闭循环的轮虫连续培养系统,采用特定微藻培养控制技术、水 处理技术和恒化器原理,实现轮虫培养用水的循环利用和轮虫的连续生产,可 以在保证轮虫高效稳定生产下,既节省了水资源,又减少了有害物质的排放, 同时对培养的轮虫进行营养强化,改善和加强了轮虫的营养质量,实现本专利技术 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封闭循环的轮虫连续培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循环封闭的轮虫连续培养系统,它由用于轮虫培养 的轮虫培养桶100、用于轮虫进行营养强化的轮虫营养强化桶200、用于收获 培养后的轮虫的轮虫采收装置300、包含物理过滤、生物过滤或消毒杀菌等的 水处理装置400及用于特定微藻培养并供给轮虫培养桶100的微藻培养桶500 构成;水处理装置400由砂滤罐401和紫外杀菌器402构成。轮虫培养桶100的输出端与轮虫营养强化桶200连接,轮虫在轮虫培养桶 100中通过添加饵料进行轮虫培养,培养好的轮虫通过重力作用随水一起流到 轮虫营养强化桶200;轮虫营养强化桶200的输出端与轮虫采收装置300连接, 轮虫营养强化桶200中添加营养强化剂对轮虫进行营养强化12-24h,然后将轮 虫和水一起进入到轮虫采收装置300,实现轮虫与水分离;轮虫采收装置300 与水处理装置400连接,轮虫采收装置300排放的废水通过水泵110进入水处 理装置400;水处理装置400的输出端与微藻培养桶500连接,经过水处理装 置400处理后的水进入到微藻培养桶500,微藻培养桶500在光照作用下定向 培养微藻;微藻培养桶500与轮虫培养桶100联通,将微藻培养桶500中藻液 通过水泵120输送到轮虫培养桶100中,作为轮虫培养的饵料。轮虫培养桶100为一组用于轮虫培养的恒化器,在轮虫培养桶100中设置 有曝气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曝气装置为一气石101,为轮虫培养提供氧 气和实现混合作用;轮虫培养桶100还可设置有根据需要使所述轮虫培养桶保 持水温的温度调节控制装置。轮虫营养强化桶200中添加营养强化剂,所述营养强化剂为n-3高度不饱 和脂肪酸;轮虫在轮虫营养强化桶200中的进行营养强化的时间为12h-24h。轮虫采收装置300采用筛绢或网目过滤,也可以采用旋转网目的收获机, 所述网目的孔径为80-100微米,实现轮虫与水分离。水处理装置400包含物理过滤、生物过滤或消毒杀菌,所述物理过滤采用 砂滤罐、微滤机或气浮机;生物过滤采用生物过滤器,消毒杀菌采用紫外杀菌 器、臭氧装置或光催化杀菌器;水处理装置400也可采用上述之一或其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水处理装置400由砂滤罐401和紫外杀菌器402构成,先进入 砂滤罐401进行物理过滤,再经过紫外杀菌器402杀菌。微藻培养桶500为一组在光照作用下定向培养微藻的培养桶,微藻培养桶 500中设置有曝气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曝气装置为一气石501,为微藻 培养提供二氧化碳和实现混合作用。在微藻培养桶500设置有微藻培养液,所述微藻培养液采用F/2配方,将 特定微藻(一般为海水硅藻)培养一定浓度,接着将微藻培养桶中50%-70% 的藻液输送到所述轮虫培养桶中作为轮虫培养的饵料。在本实施例中,气石101和气石501通过管路互相连接,采用气泵分别将 空气输入轮虫培养桶100和微藻培养桶500进行曝气。工作时,轮虫在轮虫培养桶100中通过添加饵料进行轮虫培养,轮虫培养 桶100中有气石101通过曝气为轮虫培养提供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封闭循环的轮虫连续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它由至少一组用于轮虫培养的轮虫培养桶、至少一组用于轮虫进行营养强化的轮虫营养强化桶、一用于收获培养后的轮虫的轮虫采收装置、一包含物理过滤、生物过滤或消毒杀菌等的水处理装置及至少一组用于特定微藻培养并供给所述轮虫培养桶的微藻培养桶构成;所述轮虫培养桶的输出端与所述轮虫营养强化桶连接,所述轮虫营养强化桶的输出端与所述轮虫采收装置连接,所述轮虫采收装置与水处理装置连接,所述水处理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微藻培养桶连接,所述微藻培养桶与所述轮虫培养桶联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晃管崇武鲍越鼎宋虹桥王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