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装配式轨顶风道的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装配式轨顶风道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710682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轨顶风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修建地铁车站的过程中,在中板上预留用于安装吊墙的第一预留孔,在侧墙上预留用于施工牛腿的预留件;根据轨顶风道的设计图纸及施工节段划分预先加工所述吊墙及风道板,在所述预留件处进行牛腿施工;将所述吊墙通过所述第一预留孔固定在所述中板上,将所述风道板的一侧与所述吊墙连接,另一侧安装在所述牛腿上,以装配形成所述轨顶风道。本申请中的风道板和吊墙在预制场预制,无需中板及侧墙预留钢筋,避免模板架设和钢筋绑扎施工,减少现场现浇作业,安全性高,施工质量可控,施工精度高,无需长期占用轨行区,节省施工工期,对后续轨道铺架工程和机电安装施工影响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轨顶风道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快捷、准时、运量大及不产生污染的绿色交通运输方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国内地铁建设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规模不断扩大。轨顶风道是车站通风系统中重要的内部构件,悬挂于车站中板和结构侧墙的交接位置。

2、随着盾构技术的发展,地铁车站多作为盾构接收及始发场地,盾构设备接收完成后空推过站至始发端,轨顶风道结构与盾构设备冲突,不能与车站主体同时浇筑,因此轨顶风道的施工大多数在盾构施工完后才进行。现浇钢筋混凝土风道经久耐用,且有利于消声、防火,在目前车站设计中采用较多。但现浇钢筋混凝土风道需要进行高空作业,施工危险性较大、效率低,而且对于盾构施工需要通过的车站,车站土建施工需二次进场,经济成本高,且占用后期机电安装和装修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现浇钢筋混凝土风道的问题,提供一种装配式轨顶风道的施工方法。

2、其技术方案如下:

3、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装配式轨顶风道的施工方法,包括:

4、在修建地铁车站的过程中,在中板上预留用于安装吊墙的第一预留孔,在侧墙上预留用于施工牛腿的预留件;

5、根据轨顶风道的设计图纸及施工节段划分预先加工所述吊墙及风道板,在所述预留件处进行牛腿施工;

6、将所述吊墙通过所述第一预留孔固定在所述中板上,将所述风道板的一侧与所述吊墙连接,另一侧安装在所述牛腿上,以装配形成所述轨顶风道。

7、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将所述吊墙通过所述第一预留孔固定在所述中板上,将所述风道板的一侧与所述吊墙连接,另一侧安装在所述牛腿上,以装配形成所述轨顶风道步骤中,包括:

9、将所述吊墙及所述风道板放置在安装设备上;

10、所述安装设备将所述吊墙及所述风道板运输至所述轨顶风道的初始节段处并进行安装;

11、所述安装设备继续运输所述吊墙及所述风道板至所述轨顶风道的下一节段处并进行安装,直至完成所述轨顶风道的最后节段安装。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将所述吊墙及所述风道板放置在安装设备上步骤中,包括:

13、将安装设备从所述中板的吊装孔处吊运至所述中板的下方;

14、将所述吊墙及所述风道板从所述吊装孔吊装至所述安装设备上,且所述吊墙与所述风道板在所述安装设备上的相对位置和所述吊墙与所述风道板安装完成后的相对位置一致。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安装设备将所述吊墙及所述风道板运输至所述轨顶风道的初始节段处并进行安装步骤中,包括:

16、所述安装设备将所述吊墙及所述风道板运输至所述轨顶风道的初始节段处;

17、将所述风道板顶升至所述牛腿的上方,并与所述牛腿保持第一间距;

18、将所述吊墙上的吊杆对准第一预留孔,并将所述吊墙顶升至与所述中板的底部间隔第二间距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二间距小于所述第一间距;

19、再次移动所述吊墙及所述风道板,使得所述吊墙移动至第一预设安装位置,且所述吊杆对应贯穿所述第一预留孔,同时所述风道板一侧与所述吊墙上的凹槽扣合形成整体,所述风道板的另一侧落在所述牛腿上;

20、对所述吊墙及所述风道板的位置进行定位测量,确认无误后,将所述吊墙通过所述吊杆固定在所述中板上,完成初始节段处的轨顶风道安装。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将所述风道板顶升至所述牛腿的上方,并与所述牛腿保持第一间距步骤之前,还包括:

22、测量所述吊墙和所述中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及所述风道板和所述牛腿之间的相对位置,并根据测量结果调整安装设备至第二预设安装位置;对所述吊墙和所述风道板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精调和复核。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安装设备继续运输所述吊墙及所述风道板至所述轨顶风道的下一节段处并进行安装,直至完成所述轨顶风道的最后节段安装步骤中,包括:

24、所述安装设备撤离并移动至所述中板的吊装孔的下方,以接收下一节段的所述吊墙和所述风道板;

25、所述安装设备将所述吊墙及所述风道板运输至所述轨顶风道的下一节段处并进行安装;

26、当相邻的两节段的轨顶风道安装完成后,在该两个节段处,对所述第一预留孔内的缝隙进行填充处理,将所述风道板和所述吊墙及所述牛腿均进行固定连接,将两个所述吊墙进行固定连接;

27、依次安装剩余节段的轨顶风道,直至完成所述轨顶风道的最后节段。

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当相邻的两节段的轨顶风道安装完成后,在该两个节段处,对所述第一预留孔内的缝隙进行填充处理,将所述风道板和所述吊墙及所述牛腿均进行固定连接,将两个所述吊墙进行固定连接步骤中,包括:

29、当相邻的两节段的轨顶风道安装完成后,在该两个节段处,采用环氧砂浆和防水材料对所述第一预留孔内的缝隙进行填充处理,将第一钢棒插入所述风道板上的第二预留孔和所述牛腿上的第三预留孔中,将第二钢棒插入所述风道板上的第四预留孔和所述吊墙上的第五预留孔中,并对所述第二预留孔、所述第三预留孔、所述第四预留孔及所述第五预留孔内的空隙采用微膨胀高强灌浆料进行灌浆处理;将相邻的两个所述吊墙通过纵向对拉螺杆固定。

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将所述吊墙通过所述第一预留孔固定在所述中板上,将所述风道板的一侧与所述吊墙连接,另一侧安装在所述牛腿上,以装配形成所述轨顶风道步骤之前,还包括:

31、检查所述第一预留孔是否通畅,同时核对所述第一预留孔的定位精度和所述牛腿的定位精度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

3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留孔的中心轴线的定位精度小于或等于5mm。

3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将所述吊墙通过所述第一预留孔固定在所述中板上,将所述风道板的一侧与所述吊墙连接,另一侧安装在所述牛腿上,以装配形成所述轨顶风道步骤之前,还包括:

34、根据设计要求及施工节段划分,在所述中板上测量放样并定好每块所述吊墙的安装位置,在所述侧墙上测量放样并定好每块所述风道板的安装位置。

35、现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现浇钢筋混凝土风道,本申请中的装配式轨顶风道的施工方法至少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将吊墙和风道板分开预制,轨顶风道平面化处理,可以有效减小轨顶风道的重量,方便轨顶风道运输和吊装。2、预制的吊墙和风道板对于不同的站台高度、是否设置屏蔽门、不同环控风道开孔以及接触网悬挂点等方案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可以根据设计尺寸和跨度调整吊墙和风道板的尺寸,预制构件种类少,模块化程度高。3、风道板和吊墙采用榫槽扣合连接的形式,有效加强横向抗剪连接,保证水平向连接的可靠性,特别是在往复风荷载作用下具有较好的抗疲劳性能。4、风道板和吊墙采用前后企口相连的形式,可以有效避免嵌缝材料脱落对轨行区行车的影响。5、吊墙与中板的连接节点采用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轨顶风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轨顶风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吊墙通过所述第一预留孔固定在所述中板上,将所述风道板的一侧与所述吊墙连接,另一侧安装在所述牛腿上,以装配形成所述轨顶风道步骤中,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轨顶风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吊墙及所述风道板放置在安装设备上步骤中,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轨顶风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设备将所述吊墙及所述风道板运输至所述轨顶风道的初始节段处并进行安装步骤中,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轨顶风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风道板顶升至所述牛腿的上方,并与所述牛腿保持第一间距步骤之前,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轨顶风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设备继续运输所述吊墙及所述风道板至所述轨顶风道的下一节段处并进行安装,直至完成所述轨顶风道的最后节段安装步骤中,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轨顶风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相邻的两节段的轨顶风道安装完成后,在该两个节段处,对所述第一预留孔内的缝隙进行填充处理,将所述风道板和所述吊墙及所述牛腿均进行固定连接,将两个所述吊墙进行固定连接步骤中,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轨顶风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吊墙通过所述第一预留孔固定在所述中板上,将所述风道板的一侧与所述吊墙连接,另一侧安装在所述牛腿上,以装配形成所述轨顶风道步骤之前,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配式轨顶风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留孔的中心轴线的定位精度小于或等于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轨顶风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吊墙通过所述第一预留孔固定在所述中板上,将所述风道板的一侧与所述吊墙连接,另一侧安装在所述牛腿上,以装配形成所述轨顶风道步骤之前,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轨顶风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轨顶风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吊墙通过所述第一预留孔固定在所述中板上,将所述风道板的一侧与所述吊墙连接,另一侧安装在所述牛腿上,以装配形成所述轨顶风道步骤中,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轨顶风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吊墙及所述风道板放置在安装设备上步骤中,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轨顶风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设备将所述吊墙及所述风道板运输至所述轨顶风道的初始节段处并进行安装步骤中,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轨顶风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风道板顶升至所述牛腿的上方,并与所述牛腿保持第一间距步骤之前,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轨顶风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设备继续运输所述吊墙及所述风道板至所述轨顶风道的下一节段处并进行安装,直至完成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顺达姜轰方辉程旭东王静王楚英黄昱昊廖剑平章邦超何冠鸿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华南建设广州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