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支架,具体为一种液压防护支架。
技术介绍
1、采煤工作面所有安全出口与巷道连接处超前压力影响范围内必须加强支护,且加强支护的巷道长度不得小于20m。目前,针对巷道超前支护区域的支护装置主要有单体液压支柱和迈步自移式超前液压支架。
2、由于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存在工人劳动强度大、支护面积小、支护效率低等问题,这种支护方式在条件较好的矿区正逐步被超前液压支架替代;采用迈步自移式超前液压支架虽然能够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但存在对巷道顶板进行反复支撑破坏、移动速度慢等问题。
3、因此,提出一种液压防护支架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防护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自移式超前液压支架自移过程存在对巷道顶板进行反复支撑破坏和移动速度慢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液压防护支架,包括多个折叠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防护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折叠支架(1),多个所述折叠支架(1)中的每一者在行走位置和支撑位置之间循环移动,所述行走位置位于所述支撑位置的下方,当折叠支架(1)位于所述行走位置时,所述折叠支架(1)为折叠状态,当所述折叠支架(1)位于所述支撑位置时,所述折叠支架(1)为展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防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支架(1)包括支撑梁(10)、第一活动梁(6)和第二活动梁(7),所述第一活动梁(6)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梁(10)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活动梁(7)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梁(10)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活动梁(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防护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折叠支架(1),多个所述折叠支架(1)中的每一者在行走位置和支撑位置之间循环移动,所述行走位置位于所述支撑位置的下方,当折叠支架(1)位于所述行走位置时,所述折叠支架(1)为折叠状态,当所述折叠支架(1)位于所述支撑位置时,所述折叠支架(1)为展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防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支架(1)包括支撑梁(10)、第一活动梁(6)和第二活动梁(7),所述第一活动梁(6)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梁(10)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活动梁(7)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梁(10)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活动梁(6)和第二活动梁(7)均由第一伸缩杆(11)驱动转动,其中,所述第一活动梁(6)的下端设置第一伸缩立柱(8),所述第二活动梁(7)的下端设置第二伸缩立柱(9),所述第一活动梁(6)和所述第二活动梁(7)中的每一者还设置支撑导轨(5),所述支撑梁(10)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13),位于所述行走位置的折叠支架(1)的第一滚轮(13)滑动布设在位于所述支撑位置的折叠支架(1)的支撑导轨(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防护支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折叠支架(1)位于支撑位置时,多个所述折叠支架(1)的支撑导轨(5)依次相连形成行走轨道;多个所述折叠支架(1)位于行走位置时,多个所述折叠支架(1)脱离地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防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推送组件(2)包括第一活动架(21)、第二活动架(24)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架(21)和所述第二活动架(24)之间的步进推送伸缩杆(23),所述步进推送伸缩杆(23)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活动架(21)相连,所述步进推送伸缩杆(23)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活动架(24)相连,所述第一活动架(21)和所述第二活动架(24)沿所述预设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行走轨道上,所述第二活动架(24)包括活动支撑架(30)和托架(26),所述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广华,王明元,张宏飞,李书林,卢培勋,平超峰,赵江涛,李银可,王廷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豫全敬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