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机,尤其涉及一种轴向排列的汇流组件、电机、动力总成及电动系统。
技术介绍
1、无刷电机的定子绕组一般采用分割铁芯的集中式绕组方式绕制。具体地,在分割后的每个铁芯部的齿上缠绕铜线线圈,然后将铁芯焊接拼圆形成定子的形状。这种绕组绕制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分割铁芯之间的空间,在定子的定子槽内能够排布更多的铜线,具有较高的槽满率。
2、在分割铁芯上绕制铜线形成线圈后,线圈的引出线需要进行汇流。目前的用于汇流的结构径向尺寸较大,不适用当下电机的小型化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轴向排列的汇流组件、电机、动力总成及电动系统,该汇流组件可以减小电机的径向尺寸,有利于电机实现小型化。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轴向排列的汇流组件,用于在电机中对定子绕组的走线进行汇流连接。该汇流组件包括多个汇流组件包括注塑体和三个汇流件,注塑体可以将三个汇流件注塑固定。其中,每个汇流件包括主体和多个第一连接部,多个第一连接部分别连接于主体,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电机定子的定子绕组用于连接电源的引出线,多个第一连接部沿电机定子的周向间隔排列,以对应连接不同位置的引出线。其中两个汇流件的主体沿电机定子的轴向排列,另一个汇流件的主体与两个汇流件中的任意一个沿电机定子的径向错位排列。其中,注塑体包裹在三个汇流件的主体的表面,注塑体可以将三个汇流件的主体隔离。
3、该汇流组件的三个汇流件的主体沿电机定子的轴向分布为两层,各结构之间保持一定的轴向和径向距离不干涉,从而
4、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沿电机定子的轴向,注塑体包括相背离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用于固定于电机定子的定子铁芯。每个第一连接部沿电机定子的径向凸出于主体的外周面,每个第一连接部的端部沿电机定子的轴向凸出于注塑体的第二表面。第一连接部则露出于注塑体外,方便第一连接部连接定子绕组的引出线。
5、其中,每个所述汇流件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电源,具体用于连接三相电源中的其中一相。多个第二连接部连接于主体,第二连接部沿电机定子的轴向凸出于注塑体的第二表面。注塑体固定于定子铁芯时,第二连接部沿电机定子的周向延伸向外,方便连接电源。
6、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电机为星接电机,汇流组件还包括连接件,该连接件用于星接定子绕组。连接件包括本体和多个连接端子,多个连接端子分别连接于本体,多个连接端子沿电机定子的周向间隔排列,连接端子用于连接电机定子的定子绕组的引出线,以实现电机的星接。连接件的本体与一个汇流件沿电机定子的轴向排列,连接件的本体与另一个汇流件的主体沿电机定子的径向错位排列,连接件的本体与三个汇流件的主体通过注塑体注塑固定。连接件的本体与其中两个汇流件的主体同层排列,使得三个汇流件的主体和连接件的本体沿电机定子的轴向分布为两层,减小汇流组件的径向尺寸,有利于电机小型化设计。
7、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每个连接端子沿电机定子的径向凸出于本体的外周面,每个连接端子的端部沿电机定子的轴向凸出于注塑体的第二表面。连接端子用于连接定子绕组用于星接的引出线,使得三相绕组通过连接件实现星接。
8、第一连接部和连接端子都可以看做汇流组件的连接端,用于连接定子绕组的引出线。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三个汇流件的多个第一连接部和多个连接端子间隔排列,降低短路风险。
9、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沿电机的径向,第一连接部的端部包括凹槽,凹槽沿电机定子的轴向贯穿第一连接部,凹槽用于容纳定子绕组的引出线。凹槽为连接定子绕组的引出线提供空间富余,包容定子绕组引出线的偏差,保障焊接效率和牢靠性。
10、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连接部的端部包括两个侧壁以及连接于两个侧壁之间的底壁,两个侧壁沿电机定子的周向相对。沿电机定子的径向,底壁连接于两个侧壁之间,底壁以及两个侧壁之间能够形成上述凹槽。
11、可能地,沿电机定子的径向,底壁连接于两个侧壁靠近主体的端部,底壁连接于主体,此时第一连接部的端部呈y型。或者,沿电机定子的径向,底壁连接于两个侧壁远离主体的端部,其中一个侧壁连接于主体,此时第一连接部的端部呈u型。当然,连接件的连接端子的端部也具有上述凹槽,连接端子的形状可以与第一连接部的形状相似。
12、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注塑体注塑体包括多个定位凸块,定位凸块用于固定于电机定子的定子铁芯。每个定位凸块沿电机定子的轴向向远离注塑体的方向凸起,多个定位凸块沿电机定子的周向间隔排列。定位凸块可以在装配汇流组件时方便精准定位,提高装配精度,降低装配难度。
13、具体地,沿电机定子的轴向,定位凸块靠近注塑体的一端的外径大于定位凸块远离注塑体的一端的外径。该定位凸块具有一定的拔模角度,有利于脱模。在将汇流组件固定到定子铁芯时,定位凸块与定子铁芯的槽口之间存在径向挤压,可以提高连接强度。
1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机,包括电机转子和电机定子,电机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定子绕组以及如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汇流组件。定子铁芯包括多个铁芯块,每个铁芯块包括沿电机的径向相对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内表面包括至少一个缺口,缺口沿电机的轴向贯穿铁芯块。多个铁芯块沿电机的周向依次拼接,多个铁芯块的内表面拼接形成电机定子的中心孔,缺口拼接形成电机的定子槽,电机转子容纳于中心孔。定子绕组绕制于定子铁芯以使部分定子绕组容纳于定子铁芯的定子槽内,定子绕组用于连接电源的引出线分别与三个汇流件连接。
15、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动力总成,包括控制器、减速器以及如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的电机,电机的电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轴传动连接,控制器与电机电连接以控制电机的工作状态。其中,减速器可以替换为变速器。
16、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动系统,包括活动件、传动机构以及如上述第三方面提供的动力总成,动力总成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活动件运动。
17、上述第二方面至第四方面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请参照上述第一方面中相应设计方案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的说明,本申请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向排列的汇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组件包括注塑体和注塑体三个汇流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电机定子的轴向,所述注塑体包括相背离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用于固定于所述电机定子的定子铁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汇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汇流件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电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汇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组件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本体和多个连接端子,所述多个连接端子分别连接于所述本体,所述多个连接端子沿所述电机定子的周向间隔排列,所述连接端子用于连接所述电机定子的定子绕组的引出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汇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端子沿所述电机定子的径向凸出于所述本体的外周面,每个所述连接端子的端部沿所述电机定子的轴向凸出于所述注塑体的第二表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汇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电机定子的周向,所述三个汇流件的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多个连接端子间隔排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组件,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部包括两个侧壁以及连接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的底壁,两个所述侧壁沿所述电机定子的周向相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汇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电机定子的径向,所述底壁连接于两个所述侧壁靠近所述主体的端部,所述底壁连接于所述主体;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汇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体括多个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凸块用于固定于所述电机定子的定子铁芯;
1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转子和电机定子,所述电机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定子绕组以及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汇流组件;
12.一种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器或变速器以及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轴或变速器的输入轴传动连接。
13.一种电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件、传动机构以及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动力总成,所述动力总成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活动件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向排列的汇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组件包括注塑体和注塑体三个汇流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电机定子的轴向,所述注塑体包括相背离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用于固定于所述电机定子的定子铁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汇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汇流件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电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汇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组件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本体和多个连接端子,所述多个连接端子分别连接于所述本体,所述多个连接端子沿所述电机定子的周向间隔排列,所述连接端子用于连接所述电机定子的定子绕组的引出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汇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端子沿所述电机定子的径向凸出于所述本体的外周面,每个所述连接端子的端部沿所述电机定子的轴向凸出于所述注塑体的第二表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汇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电机定子的周向,所述三个汇流件的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多个连接端子间隔排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电机的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梦,祝灵峰,李宏斌,闫柯宇,孙毅,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