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0926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39
一种充气床,它涉及充气床技术领域,包括床主体,床主体设有充气腔室以及第一气流通道,所述充气腔室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充放气装置,所述充放气装置包括驱动装置、第一进气口以及第一出气口,当所述第一出气口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时,所述充放气装置处于充气状态,所述驱动装置用以驱动外界气体依次经过第一进气口以及第一出气口,以形成于所述第一出气口排出的充气气流;所述第一出气口排出的充气气流经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充入所述充气腔室,用于给所述床主体充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充放气装置中设有切换装置,使得充放气装置可以实现对充气床的充气和放气,不需要手动抽气,节约时间且操作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气床领域,具体涉一种充气床。


技术介绍

1、充气床的出现摆脱了传统家具笨重的缺陷,可以随意放置于室内或室外,具有放气后体积小巧、收藏易携带的优点。

2、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充气床都是需要手动充气和放气,充气床一般具有放气口和放气口并且位于充气床的不同位置,充完气后如需放气需要打开放气口,占用空间且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与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气床,通过将充放气装置中设有切换装置使得充放气装置可以自主实现充气床的充气和放气,并且只需要设置一个出气口,简单便捷。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充气床,包括:

3、床主体,床主体设有充气腔室以及第一气流通道,所述充气腔室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

4、充放气装置,所述充放气装置包括驱动装置、第一进气口以及第一出气口,当所述第一出气口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时,所述充放气装置处于充气状态,所述驱动装置用以驱动外界气体依次经过第一进气口以及第一出气口,以形成于所述第一出气口排出的充气气流;所述第一出气口排出的充气气流经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充入所述充气腔室,用于给所述床主体充气。

5、优选的,当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时,所述充放气装置处于放气状态,所述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所述充气腔室中的气体依次经过第一进气口以及第一出气口,以形成于所述第一出气口排出至外界的抽气气流,用于给所述床主体放气。

6、优选的,所述充放气装置还包括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用以切换充放气装置的充气状态以及放气状态,当切换装置将所述第一出气口切换至第一气流通道连通时,所述充放气装置为充气状态,所述驱动装置用以驱动外界气体依次经过第一进气口以及第一出气口,以形成于所述第一出气口排出的充气气流;所述第一出气口排出的充气气流经所述气流通道充入所述充气腔室,用于给所述床主体充气;当切换装置将所述第一进气口切换至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时,所述充放气装置为放气状态,所述驱动装置用以驱动充气腔室中的气体依次经过第一进气口以及第一出气口,以形成于所述第一出气口排出至外界的抽气气流,用于给所述床主体放气,所述充放气装置还包括安装壳体,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安装壳体内,所述切换装置设于所述安装壳体,所述驱动装置具有导电开关,所述切换装置包括按压开关、切换闸和第一推动装置,所述切换闸设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一进气口之间,所述切换闸上设有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进气口或所述第一出气口处,所述切换闸和第一推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推动装置推动所述切换闸,以将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另一端切换至位于所述第一出气口处,且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气口连通;所述按压开关包括放气开关,当触发所述放气开关时,所述导电开关被触发,以使所述驱动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且所述放气开关用以推动所述切换闸,以将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切换至位于所述第一进气口处,且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

7、优选的,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内设有第二推动装置以及密封件,所述第二推动装置与所述密封件连接,所述第二推动装置用以推动所述密封件将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密封,所述密封件上设置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二推动装置推动所述第一推杆,所述密封件将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密封,所述切换闸上设有第三推动装置,在充气状态下,所述充气气流将所述密封件往远离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方向推动,以解除所述密封件对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密封;当触发所述放气开关时,所述放气开关用以推动所述切换闸,以使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三推动装置推动所述第一推杆,以使所述第一推杆将所述密封件往远离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方向推动,以解除所述密封件对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密封。

8、优选的,所述第二推动装置包括第一弹簧和限位板,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推杆和所述限位板,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推杆上,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限位板抵接,在充气状态下,所述充气气流将所述密封件往远离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方向推动,以解除所述密封件对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密封,所述第一弹簧向靠近所述限位板的方向压缩,所述第一弹簧产生复位力;当触发所述放气开关时,所述放气开关用以推动所述切换闸,以使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三推动装置推动所述第一推杆,以使所述第一推杆将所述密封件往远离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方向推动,以解除所述密封件对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密封,所述第一弹簧向靠近所述限位板的方向压缩,所述第一弹簧产生复位力。

9、优选的,所述按压开关还包括充气开关,当触发所述充气开关时,所述导电开关被触发,以使所述驱动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所述驱动装置用以驱动外界气体依次经过第一进气口以及第一出气口,以形成于所述第一出气口排出的充气气流,所述充气气流将所述密封件往远离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方向推动所述密封件,以解除密封件对第一气流通道的密封;所述按压开关还包括复位开关,所述复位开关用以解除对所述充气开关以及驱动装置的触发,使所述驱动装置处于非工作状态,以消除所述充气气流,以使所述第二推动装置推动所述密封件将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密封;所述复位开关还可用以解除对所述放气开关以及驱动装置的触发,以使所述驱动装置处于非工作状态,以解除所述第三推动装置对所述第一推杆的推动,以使所述第二推动装置可推动所述密封件将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密封。

10、优选的,所述切换装置还包括推动板,当触发所述充气开关时,充气开关将所述推动板往朝向所述导电开关的方向推动,以使所述推动板推动所述导电开关,以触发所述导电开关;当触发所述放气开关时,充气开关将所述推动板往朝向所述导电开关的方向推动,以使所述推动板推动所述导电开关,以触发所述导电开关;当触发所述复位开关时,所述复位开关用以将所述推动板往远离所述导电开关的方向推动,以解除对所述导电开关的触发。

11、优选的,所述充气开关包括充气按压部、充气推杆以及第二弹簧,所述充气按压部与所述充气推杆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所述充气推杆,当触发所述按压部时,所述第二弹簧被压缩,所述充气推杆将所述推动板往朝向所述导电开关的方向推动,以使所述推动板推动所述导电开关,以使所述驱动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所述放气开关包括放气按压部、放气推杆以及第三弹簧,所述放气按压部与所述放气推杆连接,所述第三弹簧套设于所述放气推杆,当触发所述放气按压部时,所述第三弹簧被压缩,所述放气推杆将所述推动板往朝向所述导电开关的方向推动,以使所述推动板推动所述导电开关,以使所述驱动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所述复位开关包括复位按压部、复位推杆以及第四弹簧,所述复位按压部与所述复位推杆连接,所述第四弹簧套设于所述复位推杆,当触发所述复位按压部时,所述复位推杆将所述推动板往远离所述导电开关的方向推动,所述第四弹簧压缩时产生的弹性复位力可推动所述复位推杆以及所述复位按压部往远离所述推动板的方向复位。

12、优选的,所述推动板上设置有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床,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进气口(33)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连通时,所述充放气装置(3)处于放气状态,所述驱动装置(31)用以驱动所述充气腔室(1)中的气体依次经过第一进气口(33)以及第一出气口(34),以形成于所述第一出气口(34)排出至外界的抽气气流,用于给所述床主体放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装置(3)还包括切换装置(38),所述切换装置(38)用以切换充放气装置(3)的充气状态以及放气状态,当切换装置(38)将所述第一出气口(34)切换至第一气流通道(2)连通时,所述充放气装置(3)为充气状态,所述驱动装置(31)用以驱动外界气体依次经过第一进气口(33)以及第一出气口(34),以形成于所述第一出气口(34)排出的充气气流;所述第一出气口(34)排出的充气气流经所述气流通道充入所述充气腔室(1),用于给所述床主体充气;当切换装置将所述第一进气口(33)切换至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连通时,所述充放气装置(3)为放气状态,所述驱动装置(31)用以驱动充气腔室(1)中的气体依次经过第一进气口(33)以及第一出气口(34),以形成于所述第一出气口(34)排出至外界的抽气气流,用于给所述床主体放气,所述充放气装置(3)还包括安装壳体(37),所述驱动装置(31)设于所述安装壳体(37)内,所述切换装置(38)设于所述安装壳体(37),所述驱动装置(31)具有导电开关(35),所述切换装置(38)包括按压开关、切换闸(381)和第一推动装置(382),所述切换闸(381)设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和所述第一进气口(33)之间,所述切换闸(381)上设有第二气流通道(9),所述第二气流通道(9)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连通,所述第二气流通道(9)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进气口(33)或所述第一出气口(34)处,所述切换闸(381)和第一推动装置(382)连接;所述第一推动装置(382)推动所述切换闸(381),以将所述第二气流通道(9)的另一端切换至位于所述第一出气口(34)处,且所述第二气流通道(9)与所述第一出气口(34)连通;所述按压开关包括放气开关(384),当触发所述放气开关(384)时,所述导电开关(35)被触发,以使所述驱动装置(31)处于工作状态,且所述放气开关(384)用以推动所述切换闸(381),以将所述第二气流通道(9)切换至位于所述第一进气口(33)处,且所述第二气流通道(9)与所述第一进气口(3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内设有第二推动装置(7)以及密封件(8),所述第二推动装置(7)与所述密封件(8)连接,所述第二推动装置(7)用以推动所述密封件(8)将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密封,所述密封件(8)上设置有第一推杆(73),所述第二推动装置(7)推动所述第一推杆(73),所述密封件(8)将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密封,所述切换闸(381)上设有第三推动装置(91),在充气状态下,所述充气气流将所述密封件(8)往远离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的方向推动,以解除所述密封件(8)对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的密封;当触发所述放气开关(384)时,所述放气开关(384)用以推动所述切换闸(381),以使所述第二气流通道(9)与所述第一进气口(33)连通,所述第三推动装置(91)推动所述第一推杆(73),以使所述第一推杆(73)将所述密封件(8)往远离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的方向推动,以解除所述密封件(8)对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的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动装置(7)包括第一弹簧(71)和限位板(72),所述第一弹簧(7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推杆(73)和所述限位板(72),所述第一弹簧(71)套设于所述第一推杆(73)上,所述第一弹簧(71)与所述限位板(72)抵接,在充气状态下,所述充气气流将所述密封件(8)往远离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的方向推动,以解除所述密封件(8)对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的密封,所述第一弹簧(71)向靠近所述限位板(72)的方向压缩,所述第一弹簧(71)产生复位力;当触发所述放气开关(384)时,所述放气开关(384)用以推动所述切换闸(381),以使所述第二气流通道(9)与所述第一进气口(33)连通,所述第三推动装置(91)推动所述第一推杆(73),以使所述第一推杆(73)将所述密封件(8)往远离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的方向推动,以解除所述密封件(8)对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的密封,所述第一弹簧(71)向靠近所述限位板(72)的方向压缩,所述第一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床,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进气口(33)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连通时,所述充放气装置(3)处于放气状态,所述驱动装置(31)用以驱动所述充气腔室(1)中的气体依次经过第一进气口(33)以及第一出气口(34),以形成于所述第一出气口(34)排出至外界的抽气气流,用于给所述床主体放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装置(3)还包括切换装置(38),所述切换装置(38)用以切换充放气装置(3)的充气状态以及放气状态,当切换装置(38)将所述第一出气口(34)切换至第一气流通道(2)连通时,所述充放气装置(3)为充气状态,所述驱动装置(31)用以驱动外界气体依次经过第一进气口(33)以及第一出气口(34),以形成于所述第一出气口(34)排出的充气气流;所述第一出气口(34)排出的充气气流经所述气流通道充入所述充气腔室(1),用于给所述床主体充气;当切换装置将所述第一进气口(33)切换至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连通时,所述充放气装置(3)为放气状态,所述驱动装置(31)用以驱动充气腔室(1)中的气体依次经过第一进气口(33)以及第一出气口(34),以形成于所述第一出气口(34)排出至外界的抽气气流,用于给所述床主体放气,所述充放气装置(3)还包括安装壳体(37),所述驱动装置(31)设于所述安装壳体(37)内,所述切换装置(38)设于所述安装壳体(37),所述驱动装置(31)具有导电开关(35),所述切换装置(38)包括按压开关、切换闸(381)和第一推动装置(382),所述切换闸(381)设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和所述第一进气口(33)之间,所述切换闸(381)上设有第二气流通道(9),所述第二气流通道(9)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连通,所述第二气流通道(9)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进气口(33)或所述第一出气口(34)处,所述切换闸(381)和第一推动装置(382)连接;所述第一推动装置(382)推动所述切换闸(381),以将所述第二气流通道(9)的另一端切换至位于所述第一出气口(34)处,且所述第二气流通道(9)与所述第一出气口(34)连通;所述按压开关包括放气开关(384),当触发所述放气开关(384)时,所述导电开关(35)被触发,以使所述驱动装置(31)处于工作状态,且所述放气开关(384)用以推动所述切换闸(381),以将所述第二气流通道(9)切换至位于所述第一进气口(33)处,且所述第二气流通道(9)与所述第一进气口(3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内设有第二推动装置(7)以及密封件(8),所述第二推动装置(7)与所述密封件(8)连接,所述第二推动装置(7)用以推动所述密封件(8)将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密封,所述密封件(8)上设置有第一推杆(73),所述第二推动装置(7)推动所述第一推杆(73),所述密封件(8)将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密封,所述切换闸(381)上设有第三推动装置(91),在充气状态下,所述充气气流将所述密封件(8)往远离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的方向推动,以解除所述密封件(8)对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的密封;当触发所述放气开关(384)时,所述放气开关(384)用以推动所述切换闸(381),以使所述第二气流通道(9)与所述第一进气口(33)连通,所述第三推动装置(91)推动所述第一推杆(73),以使所述第一推杆(73)将所述密封件(8)往远离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的方向推动,以解除所述密封件(8)对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的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动装置(7)包括第一弹簧(71)和限位板(72),所述第一弹簧(7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推杆(73)和所述限位板(72),所述第一弹簧(71)套设于所述第一推杆(73)上,所述第一弹簧(71)与所述限位板(72)抵接,在充气状态下,所述充气气流将所述密封件(8)往远离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的方向推动,以解除所述密封件(8)对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的密封,所述第一弹簧(71)向靠近所述限位板(72)的方向压缩,所述第一弹簧(71)产生复位力;当触发所述放气开关(384)时,所述放气开关(384)用以推动所述切换闸(381),以使所述第二气流通道(9)与所述第一进气口(33)连通,所述第三推动装置(91)推动所述第一推杆(73),以使所述第一推杆(73)将所述密封件(8)往远离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的方向推动,以解除所述密封件(8)对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的密封,所述第一弹簧(71)向靠近所述限位板(72)的方向压缩,所述第一弹簧(71)产生复位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气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开关还包括充气开关(383),当触发所述充气开关(383)时,所述导电开关(35)被触发,以使所述驱动装置(31)处于工作状态,所述驱动装置(31)用以驱动外界气体依次经过第一进气口(33)以及第一出气口(34),以形成于所述第一出气口(34)排出的充气气流,所述充气气流将所述密封件(8)往远离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的方向推动所述密封件(8),以解除密封件(8)对第一气流通道(2)的密封;所述按压开关还包括复位开关(385),所述复位开关(385)用以解除对所述充气开关(383)以及驱动装置(31)的触发,使所述驱动装置(31)处于非工作状态,以消除所述充气气流,以使所述第二推动装置(7)推动所述密封件(8)将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密封;所述复位开关(385)还可用以解除对所述放气开关(384)以及驱动装置(31)的触发,以使所述驱动装置(31)处于非工作状态,以解除所述第三推动装置(91)对所述第一推杆(73)的推动,以使所述第二推动装置(7)可推动所述密封件(8)将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气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38)还包括推动板(4),当触发所述充气开关(383)时,充气开关(383)将所述推动板(4)往朝向所述导电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锐掣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