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家具,特别涉及坐具制造方法及靠背和坐具。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坐具,例如座椅、沙发等,可以给人们提供舒适的休憩位置,为人们所喜爱,广泛应用在人们的家居生活当中。
2、现有的坐具的靠背为了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撑都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一般为木材,乘坐体验性不好。为了提升舒适性,一般会在支撑架外面粘贴切割海绵,从而实现沙发乘坐的舒适性,但是此方案效率底,造型还原度差,产品一致性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坐具制造方法及靠背和坐具,可以提升加工效率和一致性。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坐具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吹塑成型:吹塑加工出吹塑件,所述吹塑件具有正面和背面;
4、装配:将靠背簧与所述吹塑件的所述正面连接;
5、总成:将覆盖件覆盖所述靠背簧和所述吹塑件的至少部分所述正面以形成吹塑总成;
6、成型:将所述吹塑总成放置于成型模具内,弹性材料在模具内成型并包覆所述覆盖件、所述吹塑件的所述正面和至少部分所述背面。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吹塑成型是一种高效的成型工艺,可以将热塑性材料制成吹塑件。利用气体压力使塑料材料在模具中吹胀成型,形成中空结构的吹塑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吹塑件的大小、形状和厚度等参数,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和用户需求。这种定制化能力使制造中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相对于其他成型工艺,吹塑成型具有更低的生产成本和更高的生产效率。在大规模生产坐具时,可以
8、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成型步骤中,所述成型模具内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吹塑件的所述正面抵接,所述成型步骤完成后,所述弹性材料形成有与所述定位柱相应的定位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柱与吹塑件的正面抵接,可以定位吹塑件的准确位置。弹性材料形成有与定位柱相应的定位部,确保了弹性材料在成型过程中能够与吹塑总成相对位置准确稳定,便于弹性材料正确地填充和形状固定,提升弹性材料成型后厚度的一致性、准确性。
10、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成型步骤中,所述吹塑件的所述背面具有定位面,所述背面与所述成型模具抵接,所述成型步骤后,至少部分所述定位面没有被所述弹性材料覆盖。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吹塑件的背面设置定位面,以在成型过程中能够准确地定位和固定吹塑件,保持吹塑件在模具内成型过程中的稳定性。吹塑件的背面与成型模具抵接,成型步骤完成后,部分定位面可能会被弹性材料覆盖,但至少部分定位面没有被覆盖以实现良好的定位。这种设计方案可以避免弹性材料过多地填充到吹塑件的背面,影响定位的准确性和成型过程中的稳定性,使得成型后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更好的牢固性和一致性。
12、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部至少为两个,所述定位面为曲面。
13、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部至少为7个,所述定位面包括至少两个间隔的曲面。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部可以根据不同的吹塑件造型确定不同的位置和数量,本技术方案最优为七个定位部,可以实现定位和功能结构相结合。定位面最优为两个间隔的曲面,可以保持放置的稳定性,降低成型过程中因为弹性材料的冲击而造成的移位,影响产品一致性。
15、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方案,至少一个所述定位部与其中一个所述定位面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中一个定位部用于进行电器件的放置安装,其中一个定位面用于与电器件进行电气连接,定位部与定位面连接,可以进行电源线的连接实现充电或者开关的功能对定位部内的电器件进行功能操控。
17、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材料为高回弹海绵。
18、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覆盖件为无纺布。
19、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成型步骤后还包括慢回弹件装配步骤,所述慢回弹件装配步骤为:将所述慢回弹件固定于所述所述吹塑件的所述正面一侧的所述弹性材料外表面。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慢回弹件一般采用慢回弹海绵,可以对人的头部进行支撑,使人的头颈部肌肉放松。
21、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靠背,采用第一方面所述的坐具制造方法加工而成。
22、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材料与所述吹塑件接触的一侧设有减小剪切力的结构,所述结构可以增加所述弹性材料受力后的位移值。
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反面设置减小剪切力的结构可以在正面受到人体压力时增加弹性材料的位移值,增加人体柔软性感受,提升人体舒适性降低疲劳。该结构相对于靠背的中轴线对称,在支撑腰背的时候,可以对腰背的两侧进行平衡支撑,既提升舒适性又可以保持人体平衡,降低腰背肌肉的不平衡受力,提升了舒适性体验。因为采用了该结构,弹性材料在支撑区柔软变形度会高于其他区域,由此可以及提升对人体支撑区域的舒适性,又可以增加其他区域的强度和支撑。
24、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方案,在所述弹性材料表面还固定有舒适件,所述舒适件位于所述吹塑件的所述正面一侧的所述弹性材料外表面,所述舒适件包括进入点和离去点,所述进入点处的宽度大于所述离去点处的宽度。
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舒适件左右两侧尺寸宽于人体背部,靠背上部人体进入点和靠背下部离去点均在舒适件覆盖区域,保证了人体支撑区域均是舒适性海绵,提升腰背的舒适性。
26、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材料表面设有凹陷区,所述舒适件位于所述凹陷区内,所述舒适件的边缘高于所对应的所述凹陷区的口部边缘。
27、弹性材料一般为模塑成型海绵,在弹性材料与舒适件匹配固定时,在两者的过渡区域容易出现台阶差,原因是两种零件软硬度不一致,在相同力的作用下,软的舒适件更容易被压陷,所以产生了台阶差。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过渡区域增加高度补偿,让舒适件边缘高于弹性材料的凹陷区的口部边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包覆面套后外观平整。弹性材料上设计有凹陷区,以便舒适件能够嵌入其中。这个凹陷区的位置和尺寸与舒适件相匹配,以确保其稳定性和美观性。
29、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靠背簧连接有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与两个所述定位部一一对应设置。
3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架用于与坐具的座垫部分连接,定位部便于座垫相关的连接件穿过与支架连接。弹性材料与靠背簧固定连接,靠背簧与支架连接,支架与坐具的座垫连接,从而使靠背连接更加可靠。定位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坐具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具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步骤中,所述成型模具内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吹塑件(1)的所述正面抵接,所述成型步骤完成后,所述弹性材料形成有与所述定位柱相应的定位部(4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坐具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步骤中,所述吹塑件(1)的所述背面(19)具有定位面,所述背面(19)与所述成型模具抵接,所述成型步骤后,至少部分所述定位面没有被所述弹性材料覆盖。
4.根据引用权利要求2的权利要求3所述的坐具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44)至少为两个,所述定位面为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坐具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44)至少为7个,所述定位面包括至少两个间隔的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坐具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定位部(44)与其中一个所述定位面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具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材料为高回弹海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具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步骤后还包括慢回弹件(6)装配步骤,所述慢回弹件(6)装配步骤为:将所述慢回弹件(6)固定于所述所述吹塑件(1)的所述正面一侧的所述弹性材料外表面。
10.一种靠背,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坐具制造方法加工而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材料设有减小剪切力的结构,所述结构可以增加所述弹性材料受力后的位移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靠背,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材料表面还固定有舒适件(5),所述舒适件(5)位于所述吹塑件(1)的所述正面一侧的所述弹性材料外表面,所述舒适件(5)包括进入点(54)和离去点(55),所述进入点(54)处的宽度大于所述离去点(55)处的宽度。
13.根据引用权利要求12所述的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材料表面设有凹陷区(41),所述舒适件(5)位于所述凹陷区(41)内,所述舒适件(5)的边缘(51)高于所对应的所述凹陷区(41)的口部(411)边缘(51)。
14.根据引用权利要求4的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簧(22)连接有两个支架(23),两个所述支架(23)与两个所述定位部(44)一一对应设置。
15.根据引用权利要求9的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靠背,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慢回弹件(6)接触的所述弹性材料表面设有增加所述慢回弹件(6)受压后位移值的凹坑(42)。
16.一种坐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15任一项所述的靠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坐具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具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步骤中,所述成型模具内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吹塑件(1)的所述正面抵接,所述成型步骤完成后,所述弹性材料形成有与所述定位柱相应的定位部(4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坐具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步骤中,所述吹塑件(1)的所述背面(19)具有定位面,所述背面(19)与所述成型模具抵接,所述成型步骤后,至少部分所述定位面没有被所述弹性材料覆盖。
4.根据引用权利要求2的权利要求3所述的坐具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44)至少为两个,所述定位面为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坐具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44)至少为7个,所述定位面包括至少两个间隔的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坐具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定位部(44)与其中一个所述定位面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具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材料为高回弹海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具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件(3)为无纺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具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步骤后还包括慢回弹件(6)装配步骤,所述慢回弹件(6)装配步骤为:将所述慢回弹件(6)固定于所述所述吹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元峰,周伟,闫慧,王忠涛,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顾家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