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卷板机,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调节卷辊间距的卷板机及其工艺。
技术介绍
1、卷板机是一种利用工作辊使板料弯曲成形的设备,可以成形筒形件、锥形件等不同形状的零件,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加工设备, 卷板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液压力、机械力等外力的作用,使工作辊运动,从而使板材压弯或卷弯成形。根据不同形状的工作辊的旋转运动以及位置变化,可以加工出椭圆形件、弧形件、筒形件等零件。
2、当前的卷板机在使用时存在一定不足:
3、1)现有的卷板机上面的三组转辊之间的位置都是相对处于固定的状态,这就导致只能够对同一厚度和规格的板料进行加工成形,但是在对不同规格的板料进行不同的工艺生产时就较为的局限。
4、2)同时转辊在进行转动时为了使得转辊能够转动的更加流畅,一般都是需要对转辊的连接处添加润滑油,润滑油的作用不仅可以减少轴承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转辊转动的更加的流畅,同时转动的转辊的连接处会进行降温,减少高温造成的润滑油加速的蒸发,但是在添加润滑油时,润滑油会直接流出,不能够很好的对转动处润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卷辊间距的卷板机及其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相关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节卷辊间距的卷板机,包括卷板机底座,所述卷板机底座顶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内部的底部设置有通槽,所述卷板机底座顶部靠近第二侧板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两组支撑杆,两
3、优选的,所述注油机构包括储油仓、伸缩杆、第一弹簧、传动杆、密封套管、出油管和进油口,所述储油仓位于第二侧板的顶部,所述储油仓内部底部的中间为车主设置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两侧的顶部开设有进油口,所述储油仓顶部的中间位置处滑动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套管,所述伸缩杆外侧的顶部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伸缩杆的顶部设置有传动杆。
4、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槽、滑板、从动齿轮、下转辊、滑轨、连接板和双向螺纹杆,所述滑槽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的内部,两组所述滑槽内部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滑轨,两组所述滑轨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两组滑板,两组所述滑板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下转辊,两组所述下转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从动齿轮和连接板,两组所述连接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双向螺纹杆。
5、优选的,所述从动齿轮与驱动齿轮位于同一侧,所述从动齿轮和驱动齿轮的外侧套设有同步带。
6、优选的,所述第二侧板和安装轴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出油管的底部延伸至安装轴和第二侧板之间的轴承连接处。
7、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底部位于储油仓的内部,所述密封套管套设在出油管的外侧。
8、优选的,所述传动杆呈l型,所述传动杆的底部与凸轮的外侧相互接触。
9、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通槽之间相互滑动,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活动座的底部和卷板机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储油仓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注油孔,所述储油仓的一侧设置有观察窗。
11、优选的,所述下转辊与连接板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下转辊与滑板之间同样通过轴承连接。
12、一种便于调节卷辊间距的卷板机的工艺,使用步骤如下
13、步骤一:首先,需要对两组下转辊进行间距的调节,此时旋转双向螺纹杆使得两组连接板相互远离和靠近,连接板带动两组下转辊在滑槽的内部滑动相互靠近和远离,此时带动两组从动齿轮相互靠近和远离,同时两组从动齿轮带动同步带进行拉动,同时动齿轮具有向下的趋势,使得动齿轮始终与同步带之间啮合。
14、步骤二:打开驱动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进行旋转,驱动齿轮通过同步带带动两组从动齿轮进行旋转,两组从动齿轮朝同一方向上进行移动,从动齿轮同时带动下转辊进行旋转,将板料插入至下转辊和上转辊之间,旋转的下转辊对板料进行传输,同时上转辊和安装轴会同时进行旋转。
15、步骤三:安装轴和上转辊在进行旋转时,会带动凸轮的旋转,凸轮会将传动杆向上顶,传动杆通过伸缩杆带动密封套管向上移动,使得两组进油口暴露展开出来,此时润滑油会进入至出油管的内部,通过出油管进入至轴承处,对轴承进行润滑。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调节卷辊间距的卷板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两组可以水平方向上的移动的下转辊,通过旋转双向螺纹杆,带动两组连接板相互靠近和远离,使得滑板在滑槽的内部滑动,最终两组下转辊之间的距离进行改变,但是在两组下转辊位置改变时,驱动齿轮可以进行上下移动,以保证从动齿轮和驱动齿轮之间的正常传动,两组使得设备之间是可以适应不同的板料和不同的工艺,提升作业效率,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
18、2)、本专利技术利用第二侧板上设置的注油机构,可以在安装轴进行旋转时,可以自动的为安装轴和第二侧板连接处的轴承进行添加润滑油,在安装轴转动时,会同时带动凸轮进行旋转,凸轮会将传动杆向上顶,传动杆通过伸缩杆带动密封套管向上移动,使得两组进油口暴露展开出来,此时润滑油会进入至出油管的内部,通过出油管进入至轴承处,对轴承进行润滑,不仅减少人工进行添加的麻烦,同时也极大程度防止润滑油的浪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调节卷辊间距的卷板机,包括卷板机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板机底座(1)顶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侧板(12)和第一侧板(11),所述第二侧板(12)内部的底部设置有通槽(4),所述卷板机底座(1)顶部靠近第二侧板(12)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两组支撑杆(15),两组所述支撑杆(15)外侧的底部套设有第二弹簧(9),两组所述支撑杆(15)外侧的顶部套设有活动座(10),所述活动座(10)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13),所述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设置有驱动齿轮(14),所述第一侧板(11)内部顶部和第二侧板(12)内部的中间位置处滑动设置有调节机构(3),所述第二侧板(12)内部的顶部转动设置有安装轴(7),所述安装轴(7)的外侧设置有上转辊(6),所述第二侧板(12)的顶部设置有注油机构(2),所述第一侧板(11)的顶部铰接有翻倒座(8),所述安装轴(7)外侧靠近第二侧板(12)的一侧设置有凸轮(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卷辊间距的卷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机构(2)包括储油仓(201)、伸缩杆(202)、第一弹簧(203)、传动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卷辊间距的卷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滑槽(301)、滑板(302)、从动齿轮(303)、下转辊(304)、滑轨(305)、连接板(306)和双向螺纹杆(307),所述滑槽(301)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第二侧板(12)和第一侧板(11)的内部,两组所述滑槽(301)内部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滑轨(305),两组所述滑轨(305)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两组滑板(302),两组所述滑板(302)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下转辊(304),两组所述下转辊(30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从动齿轮(303)和连接板(306),两组所述连接板(306)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双向螺纹杆(30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卷辊间距的卷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303)与驱动齿轮(14)位于同一侧,所述从动齿轮(303)和驱动齿轮(14)的外侧套设有同步带(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卷辊间距的卷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12)和安装轴(7)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出油管(206)的底部延伸至安装轴(7)和第二侧板(12)之间的轴承连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卷辊间距的卷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202)底部位于储油仓(201)的内部,所述密封套管(205)套设在出油管(206)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卷辊间距的卷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与通槽(4)之间相互滑动,所述第二弹簧(9)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活动座(10)的底部和卷板机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卷辊间距的卷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仓(201)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注油孔,所述储油仓(201)的一侧设置有观察窗。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卷辊间距的卷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转辊(304)与连接板(306)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下转辊(304)与滑板(302)之间同样通过轴承连接。
10.一种便于调节卷辊间距的卷板机的工艺,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卷辊间距的卷板机,工艺步骤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卷辊间距的卷板机,包括卷板机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板机底座(1)顶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侧板(12)和第一侧板(11),所述第二侧板(12)内部的底部设置有通槽(4),所述卷板机底座(1)顶部靠近第二侧板(12)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两组支撑杆(15),两组所述支撑杆(15)外侧的底部套设有第二弹簧(9),两组所述支撑杆(15)外侧的顶部套设有活动座(10),所述活动座(10)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13),所述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设置有驱动齿轮(14),所述第一侧板(11)内部顶部和第二侧板(12)内部的中间位置处滑动设置有调节机构(3),所述第二侧板(12)内部的顶部转动设置有安装轴(7),所述安装轴(7)的外侧设置有上转辊(6),所述第二侧板(12)的顶部设置有注油机构(2),所述第一侧板(11)的顶部铰接有翻倒座(8),所述安装轴(7)外侧靠近第二侧板(12)的一侧设置有凸轮(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卷辊间距的卷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机构(2)包括储油仓(201)、伸缩杆(202)、第一弹簧(203)、传动杆(204)、密封套管(205)、出油管(206)和进油口(207),所述储油仓(201)位于第二侧板(12)的顶部,所述储油仓(201)内部底部的中间为车主设置有出油管(206),所述出油管(206)两侧的顶部开设有进油口(207),所述储油仓(20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滑动设置有伸缩杆(202),所述伸缩杆(202)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套管(205),所述伸缩杆(202)外侧的顶部套设有第一弹簧(203),所述伸缩杆(202)的顶部设置有传动杆(204);传动杆(204)呈l型,所述传动杆(204)的底部与凸轮(16)的外侧相互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卷辊间距的卷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滑槽(301)、滑板(302)、从动齿轮(303)、下转辊(304)、滑轨(305)、连接板(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伟,温志强,陈健,顾炎辉,朋启钊,桑丽娟,刘珺,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