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固定设备,具体为一种管线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绿色建筑施工是一种低污染和低耗能的建筑施工方式,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常采用管线传输气体或液体,在使用时需要使用固定装置进行固定,保证管道的稳定性。
2、中国专利公告号cn 213776593 u公开了一种管线固定装置,包括底板、上弧形夹板、下弧形夹板,所述底板上表面设置第一套筒;所述下弧形夹板下表面设置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活动连接,用于实现下弧形夹板与底板倾斜角度的变化;所述下弧形夹板通过弹性机构连接上弧形夹板。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线固定装置,结构简单,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装置使用较为不便和调整管道的朝向较为不便的问题,在保证管线稳定性的同时,方便调节管线朝向。
3、但是上述方案仍然存在以下问题:无法根据使用场景所需进行设备便捷移动、设备高度调整,使得整体的使用灵活性较差,无法满足不同场景作业使用所需,同时需要占用大量电子设备进行使用,加大了整体的使用成本,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管线固定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线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无法根据使用场景所需进行设备便捷移动、设备高度调整,使得整体的使用灵活性较差,无法满足不同场景作业使用所需,同时需要占用大量电子设备进行使用,加大了整体的使用成本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线固定装置,包括:
3、握持操作组件,所述握持操作组件包括限位套
4、固定架,固定架安装于握持操作组件的一侧;
5、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安装于固定架的外侧,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安装底板和握把,所述固定架的上方安装有对称分布的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均安装有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伸缩滑杆,所述伸缩滑杆的顶部一端与固定架的底部连接,所述支撑立柱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座;
6、滑动板,滑动板安装于固定架的内部,所述滑动板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一转动臂,所述第一转动臂的下方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臂,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臂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卡箍,所述推动把的一端贯穿固定架且与滑动板固定连接。
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第一定位螺栓对安装底板与固定架进行定位安装,通过握持握把对整体设备进行便捷移动至所需作业点,将伸缩滑杆对准固定架底部插入,通过第一定位销进行定位,根据所需取下第二定位销,将伸缩滑杆从支撑立柱内部抽出,直至所需高度,通过第二定位销进行定位,满足不同高度的作业所需,通过支撑脚座和第二定位螺栓配合与固定地点的地面连接处理,提高了整体使用稳定性,当需要进行正常定位时,手动向固定架一侧推动推动把,带动推动把推动滑动板向一侧运动,带动顶部的两个第一转动臂均转动,由于第二转动臂与第一转动臂通过限位转轴转动连接,会带动两个第二转动臂随之转动,对两个定位卡箍进行调节,直至两个管道防护内垫对管线进行固定处理,实现了正常定位处理,整体设备未使用电力设备进行辅助,节省了整体的使用安装成本,同时提高了整体的适用场景。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均开设有配合滑动板使用的空腔,所述固定架靠近调节组件的一侧安装有配合伸缩滑杆限位使用的第一定位销,所述支撑立柱的外侧均安装有配合伸缩滑杆使用的第二定位销。
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将伸缩滑杆对准固定架底部插入,通过第一定位销进行定位,将伸缩滑杆从支撑立柱内部抽出,直至所需高度,通过第二定位销进行定位,满足不同高度的作业所需。
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动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均套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限位架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外侧且远离连接板的一侧均套有缓冲弹簧。
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缓冲弹簧进行缓冲防护处理,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转动臂与第一转动臂之间均安装有限位转轴,所述第二转动臂均通过限位转轴与第一转动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臂均通过限位转轴与滑动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臂均通过限位转轴与限位架转动连接。
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两个第一转动臂均转动,由于第二转动臂与第一转动臂通过限位转轴转动连接,会带动两个第二转动臂随之转动,对两个定位卡箍进行调节。
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所述定位卡箍相靠近的一侧均安装有管道防护内垫,所述管道防护内垫的材质为弹性橡胶。
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两个管道防护内垫对管线进行固定处理,实现了正常定位处理。
1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底板的顶部且位于握把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延伸至固定架内部的第一定位螺栓。
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第一定位螺栓对安装底板与固定架进行定位安装。
1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脚座的顶部且位于支撑立柱的四周均螺纹连接有第二定位螺栓。
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支撑脚座和第二定位螺栓配合与固定地点的地面连接处理,提高了整体使用稳定性。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有握持操作组件和调节组件,在进行使用时,通过第一定位螺栓对安装底板与固定架进行定位安装,通过握持握把对整体设备进行便捷移动至所需作业点,将伸缩滑杆对准固定架底部插入,通过第一定位销进行定位,根据所需取下第二定位销,将伸缩滑杆从支撑立柱内部抽出,直至所需高度,通过第二定位销进行定位,满足不同高度的作业所需,通过支撑脚座和第二定位螺栓配合与固定地点的地面连接处理,提高了整体使用稳定性,当需要进行正常定位时,手动向固定架一侧推动推动把,带动推动把推动滑动板向一侧运动,带动顶部的两个第一转动臂均转动,由于第二转动臂与第一转动臂通过限位转轴转动连接,会带动两个第二转动臂随之转动,对两个定位卡箍进行调节,直至两个管道防护内垫对管线进行固定处理,实现了正常定位处理,整体设备未使用电力设备进行辅助,节省了整体的使用安装成本,同时提高了整体的适用场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1)的内部均开设有配合滑动板(7)使用的空腔(6),所述固定架(11)靠近调节组件(2)的一侧安装有配合伸缩滑杆(26)限位使用的第一定位销(24),所述支撑立柱(25)的外侧均安装有配合伸缩滑杆(26)使用的第二定位销(2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7)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的内部均套有限位杆(9),所述限位杆(9)的一端与限位架(12)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9)的外侧且远离连接板(8)的一侧均套有缓冲弹簧(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臂(14)与第一转动臂(13)之间均安装有限位转轴(17),所述第二转动臂(14)均通过限位转轴(17)与第一转动臂(1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臂(13)均通过限位转轴(17)与滑动板(7)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臂(14)均通过限位转轴(17)与限位架(12)转动连接。
5.根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21)的顶部且位于握把(22)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延伸至固定架(11)内部的第一定位螺栓(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座(18)的顶部且位于支撑立柱(25)的四周均螺纹连接有第二定位螺栓(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1)的内部均开设有配合滑动板(7)使用的空腔(6),所述固定架(11)靠近调节组件(2)的一侧安装有配合伸缩滑杆(26)限位使用的第一定位销(24),所述支撑立柱(25)的外侧均安装有配合伸缩滑杆(26)使用的第二定位销(2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7)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的内部均套有限位杆(9),所述限位杆(9)的一端与限位架(12)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9)的外侧且远离连接板(8)的一侧均套有缓冲弹簧(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臂(14)与第一转动臂(13)之间均...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