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河道修复,具体为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1、软土是指在地质构造中较为松软、含水量较高、承载能力较低的土壤类型,软土通常由黏土、淤泥、粉状土等组成,其颗粒间的空隙较大,土层比较松散,容易发生沉降、变形和液化等现象,而在软土上安装地基需要对其进行加固。
2、申请号为cn202210989129.4的专利涉及一种河道软土地基加固结构,其包括加固桩,所述加固桩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加固桩中空设置,所述加固桩内设置有石灰粉,所述加固桩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内可拆卸插接有卡块;所述加固桩内设置有用于驱动多个卡块同时向加固桩内部移动的驱动组件;具有提高桩基加固的效果,但此装置若是在水含量较多的软土中使用时,石灰粉与较多的水分反应形成的沉淀无法干燥固化,因此该沉淀的强度较低或一般,难以对较大的地基形成有效加固,故而提出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结构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软土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2),所述固定柱(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4),所述双向螺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5)的底端与固定柱(2)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杆(4)的表面与底座(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杆(43)的表面与固定柱(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推块(44)的表面与斜槽(34)的内壁相互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装置(6)包括有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2),所述固定柱(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4),所述双向螺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5)的底端与固定柱(2)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杆(4)的表面与底座(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杆(43)的表面与固定柱(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推块(44)的表面与斜槽(34)的内壁相互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装置(6)包括有弧形板(61)、限位杆(62)、限位盘(63)、滑杆(64)、移动条(65)、导向槽(66)和传动板(67),所述限位杆(62)滑动连接在固定柱(2)的内壁,所述弧形板(61)固定连接在限位杆(62)靠近传动杆(5)的一端,所述限位盘(63)滑动连接在限位杆(62)的内壁,所述滑杆(64)滑动连接在限位杆(62)的内壁,所述移动条(65)通过弹性件滑动连接在弧形板(61)的内壁,所述导向槽(66)开设在移动条(65)的表面,所述传动板(67)固定连接在移动杆(43)的下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装置(6)还包括有上旋转块(68)和下旋转块(69),所述上旋转块(68)固定连接在传动杆(5)的表面,所述下旋转块(69)固定连接在传动杆(5)的表面,且下旋转块(69)位于上旋转块(68)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旋转块(68)和下旋转块(69)的表面与弧形板(61)的表面相互接触,所述滑杆(64)的一端与限位盘(63)的轴心处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林,王顶明,庄修伟,
申请(专利权)人:金明寓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