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盖板组件及锂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0632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3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盖板组件,包括顶盖,贯穿顶盖设置的极柱,连接于顶盖与极柱间的绝缘件;顶盖上设有用于容纳极柱的第一通孔,沿第一通孔的孔壁设置有至少一个缺口;极柱包括柱体和位于柱体底部的端子,柱体的顶部经第一通孔延伸至顶盖的第一侧,端子位于顶盖的第二侧且盖合第一通孔,第二侧与第一侧相对,端子与柱体偏心设置;柱体包括至少两个叠加且呈偏心设置的连接体;绝缘件为注塑胶,绝缘件位于顶盖的第一侧且包裹于柱体的周侧,绝缘件具有与缺口相适配的限位件。该盖板组件能够增加极柱与顶盖的连接强度,增加极柱扭力强度,保证锂电池的安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盖板组件及锂电池


技术介绍

1、锂离子二次电池作为新能源的载体,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锂离子二次电池广泛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目前锂离子电池主要有圆柱形、方形和软包三种形式。其中方形锂离子电池以单体容量大,循环性能好而越来越被市场认可。

2、方形锂离子电池主要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和电解液。其中,外壳包括一侧具有开口的壳体和盖设于开口处的盖板组件。现有盖板组件中极柱通过注塑件与顶盖连接固定。随着电池使用时间的延长或使用环境的变化,注塑件老化,极柱与顶盖间的连接强度低,容易使极柱相对顶盖发生转动,影响电池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盖板组件及锂电池,该盖板组件能够增加极柱与顶盖的连接强度,增加极柱扭力强度,保证锂电池的安全使用。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第一方面,一种锂电池盖板组件,包括顶盖,贯穿顶盖设置的极柱,连接于所述顶盖与所述极柱间的绝缘件;所述顶盖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极柱的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设置有至少一个缺口;所述极柱包括柱体和位于所述柱体底部的端子,所述柱体的顶部经所述第一通孔延伸至所述顶盖的第一侧,所述端子位于所述顶盖的第二侧且盖合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侧相对,所述端子与所述柱体偏心设置;所述柱体包括至少两个叠加且呈偏心设置的连接体;所述绝缘件为注塑胶,所述绝缘件位于所述顶盖的第一侧且包裹于所述柱体的周侧,所述绝缘件具有与所述缺口相适配的限位件。

4、通过在极柱上设置多个偏心结构,增加极柱与绝缘件等其他部件的接触面积,增强连接处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极柱扭力强度。且沿第一通孔的孔壁设置与绝缘件的限位件相适配的缺口,对绝缘件进行限位,使绝缘件不能相对顶盖转动,使与绝缘件固定连接的极柱也不能发生转动,进一步提高了极柱扭力强度。

5、优选地,所述柱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圆柱体和位于两个圆柱体间的腰形柱体,所述腰形柱体与所述圆柱体偏心设置。所述圆柱体与所述腰形柱体可通过焊接加工成一整体。在两个圆柱体间偏心设置腰形柱体,在极柱受到扭力时,会加大绝缘件与极柱间的摩擦力,从而避免绝缘件与极柱间的转动。除上述结构外,还可设置其它柱体形状叠加形成偏心结构。如将多个不同直径的圆柱体组合形成偏心结构,或多个不同尺寸的多边形柱体组合形成偏心结构。进一步优选地,在保持柱体整体高度的情况下,可减小圆柱体或腰形柱体的高度,增加不同直径圆柱体或腰形柱体的数量,增大绝缘件与极柱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极柱扭力强度。

6、所述腰形柱体的中心与所述圆柱体的中心在水平方向间的偏差为1~5mm。优选地,所述腰形柱体的中心与所述圆柱体的中心在水平方向间的偏差为2mm。

7、所述端子为长方体,所述端子的中心与所述圆柱体的中心在水平方向间的偏差为1~20mm。

8、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极柱的直径,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与所述极柱间用于设置所述绝缘件的间隙大于1mm。通过注塑方式能在所述极柱与所述顶盖间形成绝缘件,保证极柱与顶盖间的连接。

9、优选地,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等间隔设置有多个缺口,提高对绝缘件的限位能力。

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缺口的孔径沿所述第一侧至第二侧逐渐变大,可防止绝缘件相对顶盖沿竖直方向发生移动,也增加了绝缘件与顶盖间的接触面积,增加结构强度。

11、优选地,所述顶盖上还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有防爆组件。所述防爆组件包括相对位于所述第二通孔两侧的防爆片和保护膜,且所述保护膜位于所述防爆片上方。所述防爆片为高延展性金属材质,具有稳定的破裂压力。

12、优选地,还包括固定于所述顶盖的第二侧的塑架,所述塑架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端子的安装位。所述塑架能够隔离所述顶盖与所述锂电池电芯相接触。

13、第二方面,一种锂电池,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和电解液,密封所述壳体上开口的上述盖板组件。

14、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5、1.通过在极柱上设置多个偏心结构,增加极柱与绝缘件等其他部件的接触面积,增强连接处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极柱扭力强度。且沿第一通孔的孔壁设置与绝缘件的限位件相适配的缺口,对绝缘件进行限位,使绝缘件不能相对顶盖转动,使与绝缘件固定连接的极柱也不能发生转动,进一步提高了极柱扭力强度。

16、2.在第一通孔的孔壁等间隔设置多个缺口,提高对绝缘件的限位能力,并使缺口的孔径沿第一侧至第二侧逐渐变大,可防止绝缘件相对顶盖沿竖直方向发生移动,增加了绝缘件与顶盖间的接触面积,增加结构强度。

17、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盖板组件,包括顶盖,贯穿顶盖设置的极柱,连接于所述顶盖与所述极柱间的绝缘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极柱的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设置有至少一个缺口;所述极柱包括柱体和位于所述柱体底部的端子,所述柱体的顶部经所述第一通孔延伸至所述顶盖的第一侧,所述端子位于所述顶盖的第二侧且盖合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侧相对,所述端子与所述柱体偏心设置;所述柱体包括至少两个叠加且呈偏心设置的连接体;所述绝缘件为注塑胶,所述绝缘件位于所述顶盖的第一侧且包裹于所述柱体的周侧,所述绝缘件具有与所述缺口相适配的限位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圆柱体和位于两个圆柱体间的腰形柱体,所述腰形柱体与所述圆柱体偏心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形柱体的中心与所述圆柱体的中心在水平方向间的偏差为1~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为长方体,所述端子的中心与所述圆柱体的中心在水平方向间的偏差为1~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极柱的直径,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与所述极柱间用于设置所述绝缘件的间隙大于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等间隔设置有多个缺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孔径沿所述第一侧至第二侧逐渐变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还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有防爆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顶盖的第二侧的塑架,所述塑架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端子的安装位。

10.一种具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锂电池盖板组件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和电解液,密封所述壳体上开口的盖板组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盖板组件,包括顶盖,贯穿顶盖设置的极柱,连接于所述顶盖与所述极柱间的绝缘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极柱的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设置有至少一个缺口;所述极柱包括柱体和位于所述柱体底部的端子,所述柱体的顶部经所述第一通孔延伸至所述顶盖的第一侧,所述端子位于所述顶盖的第二侧且盖合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侧相对,所述端子与所述柱体偏心设置;所述柱体包括至少两个叠加且呈偏心设置的连接体;所述绝缘件为注塑胶,所述绝缘件位于所述顶盖的第一侧且包裹于所述柱体的周侧,所述绝缘件具有与所述缺口相适配的限位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圆柱体和位于两个圆柱体间的腰形柱体,所述腰形柱体与所述圆柱体偏心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形柱体的中心与所述圆柱体的中心在水平方向间的偏差为1~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伟陈伟吕新坡丁春祥
申请(专利权)人:盛虹动能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