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器总成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0490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3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向器总成及车辆,所述转向器总成,包括:主壳体;拉杆组件和丝杠,所述丝杠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主壳体内,且所述丝杠通过拉杆组件与车轮相连;第一驱动结构和第二驱动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的输出端和所述丝杠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驱动结构的输出端和所述丝杠螺纹配合,以用于分别驱动所述丝杠轴向运动,以用于分别驱动所述丝杠轴向运动。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向器总成,具备两套助力机构,整个转向系统输出的功率更大,使得整车线角传动比可以比传统车辆做的更大,方向盘圈数做到更小,打方向盘的速度驾驶习惯不变,且拥有更大的丝杠输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向器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1、传统的电动转向装置和方向盘之间存在有机械连接即中间传动轴,此结构成本高,装配复杂,占用空间大,且对转向装置的布置限制较多,随着汽车电子化,智能化,人性化的发展,客户的需求更加多元化,线控转向可以给驾驶员提供更大的空间,方向盘可放置任意位置,可折叠收回等,还可以改变方向盘转角和车轮的转角比值,具有更好的驾驶操作性。

2、现有的线控电动转向器随着整车客户的需求提升,即输出齿条力增加,同时线角传动比又要求和传统非线控转向器做出明显差异,方向盘总圈数达到正负半圈,方向盘转速同传统车辆还保持一致,这就对电机的功率要求很高,常规的单一同步带减速机构或者蜗轮蜗杆式的无法满足此要求。由此,目前的线控电动转向器,助力小,同传统车辆相比,无法达到相同方向盘转速具备极小方向盘圈数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转向器总成,具备两套助力机构,整个转向系统输出的功率更大,使得整车线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第一驱动件、蜗轮和齿轮轴,所述蜗轮和所述齿轮轴均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主壳体内,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设有与所述蜗轮啮合的蜗杆,所述蜗轮与所述齿轮轴同轴设置且同步转动,所述齿轮轴与所述丝杠齿轮啮合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的轴线与所述齿轮轴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所述齿轮轴的轴线与所述丝杠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且所述第一驱动件及所述蜗杆与所述拉杆组件间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第一驱动件、蜗轮和齿轮轴,所述蜗轮和所述齿轮轴均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主壳体内,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设有与所述蜗轮啮合的蜗杆,所述蜗轮与所述齿轮轴同轴设置且同步转动,所述齿轮轴与所述丝杠齿轮啮合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的轴线与所述齿轮轴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所述齿轮轴的轴线与所述丝杠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且所述第一驱动件及所述蜗杆与所述拉杆组件间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轴包括沿轴向相对固定的安装部和啮合部,所述蜗轮套设于所述安装部外且与所述安装部周向传动配合,所述啮合部与所述丝杠啮合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曹良振胡明路杨儒亚陈金杰余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智驭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