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方磺胺混悬液的制备方法及制备工艺技术

技术编号:4170470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复方磺胺混悬液制备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方磺胺混悬液的制备工艺,包括装置主体、支脚、排料仓、加水管、水箱、加料口、电机、机轴、皮带及搅拌叶,所述支脚固定安装于装置主体的下端外表面边缘处,所述排料仓固定安装于装置主体的一侧外表面下端位置,所述水箱设于装置主体的上方,所述加水管活动安装于装置主体与水箱之间中间位置,所述加料口开设于装置主体的上端外表面前端中间位置。利用原料下压托盘,使得托盘拉动加水管移动打开进水口实现注射用水与原料的混合,通过原料剂量来控制水流量,使得复方磺胺混悬液原料生产精度提高,同时无需人工计量,节省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方磺胺混悬液制备加工,尤其是涉及一种复方磺胺混悬液的制备方法及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1、目前的大型集约化猪场中,由于产房使用率高,饲养密度大,消毒时间短等原因,每年都有大量的哺乳仔猪感染黄白痢,故而断奶仔猪体重下降甚至死亡,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人们曾使用疫苗、氯霉素、土霉素、磺胺嘧啶、磺胺脒、呋喃唑酮、环丙沙星等进行预防和治疗,均未能有效控制本病的发生、发展。后将磺胺对甲氧嘧啶与甲氧苄啶联用发现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磺胺对甲氧嘧啶(sulfametoxydiazine,smd),又叫bayrena、长效磺胺d、美索磺胺等,化学名称2-[对氨基苯磺酰胺基]-5-甲氧基嘧啶;

2、公告号为cn101416935a的专利技术专利具体公开了一种复方磺胺对甲氧嘧啶混悬液的制备方法,它由磺胺对甲氧嘧啶、甲氧苄啶、氢氧化钠、羧甲基纤维素钠、丙二醇、吐温-80、注射用水组成;其制备步骤为:①先将羧甲基纤维素钠用20ml注射用水溶胀,②再加入丙二醇;③将氢氧化钠用5ml的水溶解,备用;④将以上①和②倒置烧杯中,搅拌5分钟,依次加入甲氧苄啶,磺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方磺胺混悬液的制备工艺,包括装置主体(1)、支脚(2)、排料仓(3)、加水管(4)、水箱(5)、加料口(6)、电机(7)、机轴(8)、皮带(10)及搅拌叶(1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方磺胺混悬液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管(4)的四周外表面下端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拉杆(43),所述拉杆(43)的下端外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托盘(44),所述加水管(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42),且加水管(4)的前后两端外表面上端位置均开设有进水口(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方磺胺混悬液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5)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方磺胺混悬液的制备工艺,包括装置主体(1)、支脚(2)、排料仓(3)、加水管(4)、水箱(5)、加料口(6)、电机(7)、机轴(8)、皮带(10)及搅拌叶(1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方磺胺混悬液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管(4)的四周外表面下端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拉杆(43),所述拉杆(43)的下端外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托盘(44),所述加水管(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42),且加水管(4)的前后两端外表面上端位置均开设有进水口(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方磺胺混悬液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5)的上端内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座(51),所述加水管(4)的上端贯穿于固定座(51)的内部,所述加水管(4)的外表面上端套接有弹簧(52),且弹簧(52)位于固定座(51)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方磺胺混悬液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44)为斗笠状,且托盘(44)的上端外表面边缘处固定安装有滤料网(47),所述滤料网(47)及托盘(44)与装置主体(1)的内壁之间开设有下料口(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方磺胺混悬液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管(4)的外表面中间位置活动安装有进料机构(46),所述进料机构(46)包括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鸽朱红标燕明军吴营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健恒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