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反应堆承压结构设计,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生成模型的反应堆承压结构内流道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反应堆是一种能维持和控制自持链式核裂变反应的装置,主要用于实现核能的利用,其核心组件包括反应堆承压结构;反应堆承压结构在运行过程中会长时间处于高温高压的工况中,因此,对于反应堆承压结构的设计分析至关重要。
2、为了全面认识反应堆承压结构在设计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杜爱国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统一曲线法,用于分析反应堆压力容器在热冲击载荷作用下的防脆断能力。通过对承压结构的材料特性、应力状态和载荷历史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了一种可行的设计方案。林萍等人研究了堆芯衰变热对反应堆压力容器承压热冲击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发现堆芯衰变热会导致反应堆压力容器受到更高的温度和应力负荷,进而对承压结构的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杨森皓等人对反应堆压力容器在承压热冲击载荷作用下的瞬态载荷与断裂进行了分析,通过数值模拟和力学实验,得到了反应堆压力容器在热冲击载荷作用下的破裂特点和临界条件,为承压结构的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3、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生成模型的反应堆承压结构内流道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成模型的反应堆承压结构内流道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拓扑优化采用变密度法调整反应堆承压结构内流道的边界条件达到设计目标,设计目标为流体优化中的流阻最小化、压降最小化、流速最大化或者耗损最小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成模型的反应堆承压结构内流道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按照比例为8:1:1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成模型的反应堆承压结构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生成模型的反应堆承压结构内流道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成模型的反应堆承压结构内流道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拓扑优化采用变密度法调整反应堆承压结构内流道的边界条件达到设计目标,设计目标为流体优化中的流阻最小化、压降最小化、流速最大化或者耗损最小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成模型的反应堆承压结构内流道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按照比例为8:1:1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罗峰,陈志浩,王理禾,邹依伶,王晓悦,李蓥莹,刘卫民,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