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绞吸船,特别涉及一种绞吸船及其泵砂装置。
技术介绍
1、结合目前大城市建设的吹填项目,很多已采用异地取砂二次吹填,运砂船运输至吹填区海域附近通过泵砂装置将砂吹填上岸,并要求砂不能下海、不扰动海场、不污染海域的施工需求,但现有的绞吸船在疏浚吹填工程中虽然可以挖掘大量泥砂,并通过吸泥系统将泥砂输送至岸边或吹填区,但其不具备泵砂的功能,绞吸船远吹距能耗大、产量低、功能单一,难以适应市场需求,闲置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绞吸船及其泵砂装置,能够具备泵砂的功能,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绞吸船的使用率。
2、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绞吸船的泵砂装置,包括砂斗、与砂斗底部连通的吸砂池、与吸砂池连通的引水管路和吸砂管路,吸砂管路与绞吸船的吸泥系统连接,吸泥系统可通过吸砂管路将吸砂池内的泥砂吸出并输送至绞吸船的抛砂口。
4、工作时,泥砂从砂斗进入吸砂池,通过引水管路向吸砂池内注水,吸泥系统则通过吸砂管路将吸砂池内的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绞吸船的泵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水管、砂斗、与所述砂斗底部连通的吸砂池、与所述吸砂池连通的引水管路和吸砂管路,所述吸砂管路与绞吸船的吸泥系统连接,所述吸泥系统可通过所述吸砂管路将所述吸砂池内的泥砂吸出并输送至绞吸船的抛砂口,所述补水管与所述砂斗的外壁连通,所述补水管的中心线的水平倾斜角度为25°-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吸船的泵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管的中心线与所述砂斗的中心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12°-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绞吸船的泵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斗外壁连通有至少两排上下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绞吸船的泵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水管、砂斗、与所述砂斗底部连通的吸砂池、与所述吸砂池连通的引水管路和吸砂管路,所述吸砂管路与绞吸船的吸泥系统连接,所述吸泥系统可通过所述吸砂管路将所述吸砂池内的泥砂吸出并输送至绞吸船的抛砂口,所述补水管与所述砂斗的外壁连通,所述补水管的中心线的水平倾斜角度为25°-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吸船的泵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管的中心线与所述砂斗的中心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12°-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绞吸船的泵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斗外壁连通有至少两排上下布置的所述补水管,每排包括有四个沿周向均匀布置的所述补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吸船的泵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斗的顶部开口内设置有格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诚昭,景奉韬,吴祝华,刘凡,唐云,杨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