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工程支护,尤其涉及一种深埋地下工程支护加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城市建设进程中,地下工程建设是人类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在对地下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对其进支护,防止出现碎石块等物体对施工人员和设备造成危害。
2、专利申请号为202111446428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挖掘用的支护组件,包括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含两个支撑板、两个侧板和顶板,支撑板、侧板和顶板的一边侧均开设有卡槽,支撑板、侧板和顶板的另一边侧均设置有卡条,支撑机构的内腔设置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含两个横杆、连接杆、定位块、四个支杆两个定位杆和六个外螺纹,其中另两个支杆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含固定块、两个连接板、多个连接钉、多个定位槽和多个密封套。该专利技术利用支撑机构、定位机构与连接机构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固定块对支杆的位置支撑,及支杆对横杆的位置支撑,使顶板得到位置支撑,便于防止施工人员穿行时的碰撞,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地下工程的顶部多为不规则形状,而上述的支护装置在使用时会与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埋地下工程支护加固装置,包括两个竖直支护板(1),两个所述竖直支护板(1)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弧形顶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顶板(3)正上方设置有多个支护顶板(17),且每个支护顶板(17)内部均设置有容纳腔(19),所述容纳腔(19)一侧滑动连接有副支护顶板(18),且副支护顶板(18)与容纳腔(19)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20),所述弧形顶板(3)远离副支护顶板(18)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槽(16),且每个弧形顶板(3)上的副支护顶板(18)均铰接于相邻的弧形顶板(3)的连接槽(16)内,位于一侧最边上的所述支护顶板(17)一侧两端外壁均铰接有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埋地下工程支护加固装置,包括两个竖直支护板(1),两个所述竖直支护板(1)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弧形顶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顶板(3)正上方设置有多个支护顶板(17),且每个支护顶板(17)内部均设置有容纳腔(19),所述容纳腔(19)一侧滑动连接有副支护顶板(18),且副支护顶板(18)与容纳腔(19)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20),所述弧形顶板(3)远离副支护顶板(18)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槽(16),且每个弧形顶板(3)上的副支护顶板(18)均铰接于相邻的弧形顶板(3)的连接槽(16)内,位于一侧最边上的所述支护顶板(17)一侧两端外壁均铰接有安装板二(11),且两个安装板二(11)底部均固定连接于弧形顶板(3)顶部外壁,位于另一侧最边上的所述副支护顶板(18)一侧两端外壁均铰接有安装板一(6),且两个安装板一(6)底部均固定连接于弧形顶板(3)顶部外壁,每个所述支护顶板(17)底部两侧外壁均铰接有铰接块(13),且两个铰接块(13)下方设置有升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埋地下工程支护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滑行槽(10),每个所述滑行槽(10)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12),且滑块(12)与滑行槽(10)之间固定连接有千斤顶(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埋地下工程支护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2)顶部外壁铰接有支撑架一(14),且支撑架一(14)顶端铰接于与滑块(12)交错的铰接块(13)上,所述支撑架一(14)两端中部外壁均铰接有支撑架二(15),且两个支撑架二(15)底端铰接于弧形顶板(3)顶部外壁,两个所述支撑架二(15)顶端铰接于另一个铰接块(13)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埋地下工程支护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竖直支护板(1)相对一侧上方外壁固定连接有水平板(2),且水平板(2)与弧形顶板(3)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板二(5),每个所述支撑板二(5)一侧外壁与水平板(2)顶部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三(7)。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亮,许正魁,王艳宁,李小烜,郑少华,乔建刚,唐颖,何志伟,王荣鑫,王文欣,刘永恒,陶少峰,苏航,杨泽,韩畅,李青青,关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