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随行电缆晃动抑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0130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随行电缆晃动抑制装置,包括:滚体,其可在水平方向上滚动,滚动时滚体表面与随行电缆的U型部的内表面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随行电缆晃动抑制装置的重心到U型部的内表面的距离h满足:h≤k/2*ctgθ,其中k为随行电缆截面的长度,θ为随行电缆在垂直于U型部所在平面的方向晃动时相对于竖直方向的最大晃动角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梯随行电缆晃动抑制装置能够克服现有阻尼类随行电缆晃动抑制装置存在的成本高、存在侧翻风险、有害于随行电缆使用寿命等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随行电缆晃动抑制装置


技术介绍

1、电梯随行电缆用于实现向电梯轿厢提供电能以及实现电梯轿厢与通常位于电梯机房的控制柜之间的通信。随行电缆通常是一端固定于电梯轿厢底部、另一端固定于电梯井道中间高度的井道壁上。随着电梯运行速度的提高以及提升高度的增加,随行电缆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晃动,尤其是在电梯轿厢在井道内高速移动和/或井道中有较为强烈的气流时尤其明显。随行电缆的大幅度晃动,一方面可能会因与井道壁或井道内的其它设备碰撞或缠绕而导致井道内的其它设备的损毁或是井道自身破损,因此需要抑制随行电缆的大幅度晃动。

2、现有技术中,通过在随行电缆的下部u型环上附加重物来增加随行电缆晃动时的阻尼是一种重要的晃动抑制方法。目前,增加的阻尼重物大致分为两种:

3、1、阻尼重物的半径等于随行电缆的下部u型环的半径,整个阻尼装置为一沿水平转轴转动的圆柱体,圆柱体半径大致等于随行电缆的下部u型环的半径,转轴固定于支架上,且支架还起到限定随行电缆在水平面上沿垂直于转轴方向的移动的作用。但是随行电缆的下部u型环的直径的典型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随行电缆晃动抑制装置,所述电梯随行电缆晃动抑制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随行电缆晃动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体至少有两个,各个滚体的滚轴平行,相邻两个滚体的滚轴间的距离大于两个滚体的半径之和,相距最远的两个滚体的滚轴间的距离大致等于且不大于U型部的直径减去这两个滚体的半径之和后得到的差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随行电缆晃动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体的半径、数量及其相互位置使得随行电缆的实际弯曲半径不小于预设允许最小弯曲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随行电缆晃动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体过其滚轴的滚体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随行电缆晃动抑制装置,所述电梯随行电缆晃动抑制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随行电缆晃动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体至少有两个,各个滚体的滚轴平行,相邻两个滚体的滚轴间的距离大于两个滚体的半径之和,相距最远的两个滚体的滚轴间的距离大致等于且不大于u型部的直径减去这两个滚体的半径之和后得到的差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随行电缆晃动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体的半径、数量及其相互位置使得随行电缆的实际弯曲半径不小于预设允许最小弯曲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随行电缆晃动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体过其滚轴的滚体截面,截面长边的中间部分曲线与随行电缆的电缆截面长度形状配合,两个端部向远离滚轴的方向延伸,衍生后形状使得能够限制随行电缆在平行于轴体方向相对于滚体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随行电缆晃动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随行电缆晃动抑制装置位于中心线左右的两个部分的重量相等且重心相对于中心线左右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随行电缆晃动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随行电缆晃动抑制装置在无晃动时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东韩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