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内筒体的旋流式活性污泥生化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8778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设有内筒体的旋流式活性污泥生化处理装置,其包括一个圆筒状壳体和一个高效曝气装置,所述壳体内设有一个上下两端敞开的内筒体,所述内筒体下端外侧通过一个环形隔板连接所述壳体的内壁,内筒体的下部设有一层或多层沿筒体环形分布的通孔,所述高效曝气装置包括一个高压水泵、一个射流管和若干空气管,所述射流管安装在所述高压水泵的出口上,形成该高压水泵的输出管道,所述空气管的前端位于所述射流管内,其前端开口位于所述射流管前端开口的内侧,所述射流管沿所述圆筒形外壳的切线方向与所述圆筒形外壳连接,并连通所述圆筒形外壳的内部空间,其连接部位位于所述隔板的上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允许较深的水深,能耗低,活性污泥浓度高,有利于改善生化效果,提高出水质量。

Vortex type activated sludge biochemical treatment device with inner cylinder

Cyclone type active sludge biochemical treatment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with inner cylinder body,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rical shell and an efficient aeration device,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upper and lower cylinder open at both ends, the inner tube body is through a ring connected with the baffle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ell, the lower part of the inner cylind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one or more layers along the through hole of the annular cylinder distribution, the high efficiency aeration device comprises a high-pressure water pump, a jet pipe and a plurality of air tube, the jet pipe is installed in the high-pressure water pump outlet, the formation of the high pressure pump output pipe the front end of the air tube in the jet pipe, the front opening is position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front end opening of the jet tube, the jet pipe along a tangential direction of the cylindrical shell is connected with the cylindrical shell, and connected The inner space of the cylindrical cas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part of the partition board. The invention allows deeper water depth,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 concentration of activated sludge, and is favorable for improving biochemical effect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fflu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治理装置,具体地讲是一种设有内筒体的旋流式活性污泥生化处 理装置,属于环境保护

技术介绍
活性污泥好氧生化反应是长期以来有机污水处理的重要技术,其成本、处理效果好, 设备简单,因此是进行有机污水处理的首选方式,其中曝气设备是影响活性污泥好氧生化 处理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的曝气设备多是采用各种结构的曝气头,将曝气头设置在 污水处理设备底部,连接高压供气管通过曝气头向外射出空气流,以便实现空气同污水的 混合传质,达到曝气的效果,由于空气源的压力限制,这种曝气设备往往只能在水深5米 以内使用,过深的水将不能进行曝气,由此也限制了好氧生化池的深度,增大了好氧处理 系统的占地面积,另外,这种向污水中发射空气射流的方式的气液传质效果有限,需要消 耗大量的能力和高压空气。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设有内筒体的旋流式活性污泥生化处 理装置,这种生化池的能耗低,曝气效果好,活性污泥浓度高,出水效果好。本专利技术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设有内筒体的旋流式活性污泥生化处理装 置,包括一个圆筒状壳体和一个高效曝气装置,所述壳体内设有一个上下两端敞开的内筒 体,所述内筒体下端外侧通过一个环形隔板连接所述壳体的内壁,内筒体的下部设有一层 或多层沿筒体环形分布的通孔,所述高效曝气装置包括一个高压水泵、 一个射流管和若干 空气管,所述射流管安装在所述高压水泵的出口上,形成该高压水泵的输出管道,所述空 气管的前端位于所述射流管内,其前端开口位于所述射流管前端开口的内侧,所述射流管 沿所述圆筒形外壳的切线方向与所述圆筒形外壳连接,并连通所述圆筒形外壳的内部空间, 其连接部位位于所述隔板的上面。4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环形溢流堰和由溢流堰同壳体侧壁构成的环形出水槽,所述环形 出水槽连接本装置的出水管。所述壳体底部设有刮泥机构以及污泥排放口 。由于采用射流方式曝气,动力来源于高压水泵,因此允许使用的水深远远大于以高压 空气为动力的曝气头,使同样处理能力需要占用的面积减小;由于射流管切向接入壳体, 射流在壳体内形成沿壳体内侧旋转上升的水流,由此进一步提高了污水中氧同污染物质的 接触,提高了净化效果;由于空气管的出口(前端管口)位于所述射流管的出口内,当射流 管内有高速射水流射出时,在空气管出口附件形成强烈的负压区,吸引空气流出空气管并 同水流混合,在高速流动的过程中空气分子与水分子强烈碰撞,形成气液两相的混合体, 大幅度增大了传质强度,形成良好的曝气效果;由于射流是有水泵形成的,可以在较深的 水中形成射流进行曝气,因此其使用的水深明显地大于现有曝气头的使用水深,扩大了相 应的好氧处理设备的水深,由此可以在同样的水处理两下减少占地面积,提高场地的利用 率。另外,由于这种装置可以增大水深,当水深足够大时,污泥在随污水旋转上升的过程 中会自然沉降,以减少溢流水中的污泥含量,既有利于后续的处理工艺,又有利于保持壳 体内的污泥量,由此可以省略通常污泥池所需的污泥回流,大幅度增加壳体内的活性污泥 浓度,大幅度提高生化效果。 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射流曝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和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设有内筒体的旋流式活性污泥生化处理装置,包括一 个圆筒状的壳体100和一个高效曝气装置,所述壳体内设有一个上下两端敞开的内筒体 103,所述内筒体下端外侧通过一个环形隔板105连接所述壳体的内壁,封闭所述壳体和内 筒体之间的空间,内筒体的下部设有一层或多层沿筒体环形分布的通孔104,所述射流曝 气装置包括一个高压水泵IIO、 一个射流管112和若干空气管116,所述射流管安装在所述高压水泵的出口上,形成高压水泵的输出管道,所述空气管的前端位于所述射流管内,其 前端开口位于所述射流管的前端开口的内侧,所述射流管沿本曝气器所述圆筒形外壳的切 线方向与所述圆筒形外壳连接,并连通所述圆筒形外壳的内部空间,其连接部位位于所述 隔板的上面。当混有空气和污水的射流切向进入壳体后,在壳体内形成上升的旋流,使空气、污水 和壳体内的污泥充分混合,有效地提高生化反应程度,上升的水流达到壳体上部后,旋转 速度降低,污泥依靠自然重力开始沉降,由于内筒体内外通过通孔实现的回流,内筒体污 水缓慢下降,位于内筒体上方的沉降污泥随污水下降,下降的部分污泥随污水穿过内筒体 通孔流到内筒体外侧加入上升的旋流,部分污泥继续下降,沉入内筒体下面的污泥室106 (以隔板为界),聚积在污泥室的底部。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环形溢流堰101和由溢流堰同壳体侧壁构成的环形出水槽,所述 环形出水槽连接本装置的出水管102,由此通过溢流出水。当水深足够大时,污泥在随污 水旋转上升的过程中会自然沉降,以减少溢流水中的污泥含量,既有利于后续的处理工艺, 又有利于保持壳体内的污泥量,由此可以省略通常污泥池所需的污泥回流,大幅度增加壳 体内的活性污泥浓度,大幅度提高生化效果。所述壳体底部设有刮泥机构107以及污泥排放口,用于污泥的排放。所述各空气管的前段113位于所述射流管内,其前端开口位于所述射流管的前端开口 内侧114。所述空气管设有位于射流管外面的空气进口 117,以便在工作时允许空气进入。 所述空气管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射流管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射流管外。 所述空气管出口端的轴线与所述射流管相应位置的轴线重叠或平行。 当所述空气管的数量是多个时,各空气管可以沿一圆周分布,也可以一个空气管位于中间,其他空气管沿圆周分布。设置多个空气管,有利于提高曝气效果。通常,在射流管和空气管的出口附近,射流管和空气管均为直管,以避免管道弯曲对射流产生的不利影响。所述位于射流管内的空气管外径应小于射流管内径,其侧壁同相应位置的射流管内侧 壁之间留有间隙116,该间隙构成了水流的一段通道,由于这段通道的有效截面积明显小 于射流管的总截面积,故水流在此段的流动速度提高,由此产生出更大的负压,提高了混 合效果。所述空气管位于射流管外面的部分的直径可以小于射流管直径,也可以等于或大于射 流管直径,视具体的输送要求而定。所述射流管和空气管均可以是等径管,以方便加工制造,也可以至少一个是不等径管, 以适应不同位置的流速和阻力要求。当采用不等径管时,变径处可以在射流管和空气管的 连接处,也可以在其他部位。所述空气管和射流管之间可以采用焊接、 一次注塑成型或其他任意方式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高压水泵的压力要求应视具体的使用条件确定,没有固定的标准, 当在水底可以形成射流并有足够的压头在射流管内形成负压区时,该水泵就可以认为是所 谓的高压了。为减小空气管在射流管内给射流管造成的阻力,所述空气管位于射流管内的长度不易过长。所述空气管和射流管的出口端面一般应与射流管的轴线垂直,这样有利于提高曝气效果。本专利技术说明书中以射流流动的朝向为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有内筒体的旋流式活性污泥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个圆筒状壳体和一个高效曝气装置,所述壳体内设有一个上下两端敞开的内筒体,所述内筒体下端外侧通过一个环形隔板连接所述壳体的内壁,内筒体的下部设有一层或多层沿筒体环形分布的通孔,所述高效曝气装置包括一个高压水泵、一个射流管和若干空气管,所述射流管安装在所述高压水泵的出口上,形成该高压水泵的输出管道,所述空气管的前端位于所述射流管内,其前端开口位于所述射流管前端开口的内侧,所述射流管沿所述圆筒形外壳的切线方向与所述圆筒形外壳连接,并连通所述圆筒形外壳的内部空间,其连接部位位于所述隔板的上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有内筒体的旋流式活性污泥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个圆筒状壳体和一个高效曝气装置,所述壳体内设有一个上下两端敞开的内筒体,所述内筒体下端外侧通过一个环形隔板连接所述壳体的内壁,内筒体的下部设有一层或多层沿筒体环形分布的通孔,所述高效曝气装置包括一个高压水泵、一个射流管和若干空气管,所述射流管安装在所述高压水泵的出口上,形成该高压水泵的输出管道,所述空气管的前端位于所述射流管内,其前端开口位于所述射流管前端开口的内侧,所述射流管沿所述圆筒形外壳的切线方向与所述圆筒形外壳连接,并连通所述圆筒形外壳的内部空间,其连接部位位于所述隔板的上面。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内筒体的旋流式活性污泥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壳体的上部设有环形溢流堰和由溢流堰同壳体侧壁构成的环形出水槽,所述环形出水槽连 接本装置的出水管,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刮泥机构以及污泥排放口。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有内筒体的旋流式活性污泥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空气管设有位于射流管外面的空气进口。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有内筒体的旋流式活性污泥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亮
申请(专利权)人:海斯博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