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循环序批式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8113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循环序批式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装置包括水箱,该水箱由管路通过水泵、配水头后与反应器相连;反应器内装有固定纤维填料的填料床、与水泵相连的配水头和与曝气机相连的曝气头;水泵、曝气机、阀门以及内循环泵与时间控制器相连,其特征在于反应器内还包括内循环泵,内循环泵上连接有内循环管,内循环管的出水口在反应器内的上端;配水头还与阀门相连通而又起到排水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纤维填料床反应器内不能设螺旋桨搅拌器的缺点,在填料床反应器内部设内循环泵,以保证上层填料获得充足的营养,提高了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固着量,使水停留时间短,沉淀出水水质好,并且运行维护的费用低。(*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循环序批式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是使微生物例如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固着在填料表面,呈膜状生 长,来实现污水处理的技术。一般可分为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等,虽然它们 的结构差别较大,但其基本原理相同,即通过废水与生物膜的接触,进行固液两相的传质, 通过生物膜进行有机物的生物降解,使废水得以净化。由于生物膜通常具有较大的比表面 积,能够大量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而且对有机物有很强的氧化分解能力;在有机物被分解 的同时,微生物的机体则在不断地增长和繁殖,生物膜的数量不断地增加,并形成有机污染 物一细菌一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的食物链。同时在生物膜的外层到内层形依次行成好 氧、缺氧和厌氧的微环境,生物膜内层与外及生物膜与水层之间进行着多种物质的传递过 程通过曝气,氧溶解于流动水层中,从那里通过附着水层传递给生物膜,供微生物用于呼 吸;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氮、磷等则由流动水层传递给附着水层,然后进入生物膜,并通过 细菌的代谢活动而被降解和转化。这样就使污水在其流动过程中得到净化,进行有机物降 解、生物硝化反硝化和生物除磷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内循环序批式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水箱(1),该水箱(1)由管路(13)通过水泵(2)、配水头(6)与反应器(9)相连;反应器(9)内装有固定纤维填料(8)的填料床(10)、与水泵(2)相连的配水头(6)和与曝气机(5)相连的曝气头(7);水泵(2)、曝气机(5)、阀门(4)与时间控制器(3)相连,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宗莲郭亮马启敏周艳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