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红茶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红茶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1、红茶属于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属于发酵茶。红茶是全发酵的茶类,鲜叶经萎凋—揉捻--发酵---烘培---复培等工序加工制出的茶叶,水色和叶底均为红色,故称为红茶。红茶在各个工序进行加工时,需要使用不同的红茶加工装置;例如红茶进行揉捻时,多通过相应的揉捻机对红茶进行揉捻,以实现红茶的批量化生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2、不过现有的揉捻机在使用时,将茶叶放在揉捻盘上进行揉捻,使得揉捻机单次揉捻红茶的量有限,放入过多容易造成揉捻机揉捻的均匀性较差,使得揉捻机的效率降低,如需进行大批量的红茶揉捻,则需要增加较多的揉捻机进行操作,或使用较长的时间进行揉捻。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红茶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红茶加工装置,揉捻效率较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红茶加工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转动连接有卧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机架上转动连接有卧式设置的转动筒(5),转动筒(5)外周设有加料组件;所述转动筒(5)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板(11),转动板(11)上沿圆周均布有与转动板(11)转动连接的揉捻筒(10),转动板(11)的转动方向与转动筒(5)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机架上还转动连接有主轴,主轴上沿圆周均匀固接有多个截面呈扇形设置的对红茶进行容纳的容纳框,容纳框设于一对转动板(11)之间;所述容纳框外周的一端固接有能够将红茶经转动筒(5)收拢至容纳框内的收拢板(25),容纳框外周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抖动架,抖动架上均布有抖动齿(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机架上转动连接有卧式设置的转动筒(5),转动筒(5)外周设有加料组件;所述转动筒(5)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板(11),转动板(11)上沿圆周均布有与转动板(11)转动连接的揉捻筒(10),转动板(11)的转动方向与转动筒(5)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机架上还转动连接有主轴,主轴上沿圆周均匀固接有多个截面呈扇形设置的对红茶进行容纳的容纳框,容纳框设于一对转动板(11)之间;所述容纳框外周的一端固接有能够将红茶经转动筒(5)收拢至容纳框内的收拢板(25),容纳框外周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抖动架,抖动架上均布有抖动齿(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固接有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轮,转动筒(5)同轴固接有与主动轮啮合的主动齿圈(12);所述转动板(11)同轴固接有太阳轮(13),机架上转动连接有多个行星轮(14),多个所述行星轮(14)与太阳轮(13)、主动齿圈(12)啮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固接有第二电机(9),第二电机(9)的输出端与主轴固接;所述机架上固接有固定齿圈(31),固定齿圈(31)与转动环(19)同轴设置,多个所述打散轴上均固接有与固定齿圈(31)啮合的从动轮(3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散轴上连接有沿牵引杆(20)转动的主动锥齿轮组(26),主动锥齿轮组(26)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万向节(27);所述主动万向节(27)的输出端连接有花键轴,花键轴上滑动连接有花键筒(28);所述花键筒(28)上连接有从动万向节,从动万向节的输出端连接有与容纳框转动连接的从动锥齿轮组(29),从动锥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谢金玉,杨顺春,刘闯,
申请(专利权)人:桐柏天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