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岩土填料,尤其涉及一种岩土填料的新型压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填石路基多修筑在地势险峻,沟壑纵横的山岭地区。由于线形的缘故,路堤的填筑高度较高,填方量大,再加上碎石填料本身的密度较大,路堤填筑体的自重荷载很大。这就对地基的承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就普通的填土路基而言,其填料颗粒之间具有一定的粘聚力,抗剪强度较低,填筑体本身的塑性较强,当地基由于承载力不足等自身原因发生较大不均匀沉降时,路基填筑体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地基的沉降而共同沉降。但是填石路基的填料为粒径较大的碎石,颗粒之间基本上没有粘聚力,其抗剪强度多由颗粒之间的摩擦力与嵌挤力来形成,且强度较高,故填石路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半刚性体。
2、在道路修筑过程中会留下大量基坑,当修筑完成时,需要对这些基坑进行填料压实,现有的压实方式还是人工利用工具对基坑中的土料进行压实,效率低下且压实效果较差,且需要添加土料时还需要将工具从基坑中取出,暂停压实作业进行填料,操作麻烦且进一步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土填料的新型压实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车轮(2),底板(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3),两个第一侧板(3)之间设置有压实机构(4),压实机构(4)的一部分位于底板(1)的前侧,压实机构(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填料机构(5),填料机构(5)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填料的新型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实机构(4)包括设置在两个第一侧板(3)之间的双轴电机(41),双轴电机(41)的下表面通过基座(421)固定连接在支撑板(48)的上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土填料的新型压实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车轮(2),底板(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3),两个第一侧板(3)之间设置有压实机构(4),压实机构(4)的一部分位于底板(1)的前侧,压实机构(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填料机构(5),填料机构(5)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填料的新型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实机构(4)包括设置在两个第一侧板(3)之间的双轴电机(41),双轴电机(41)的下表面通过基座(421)固定连接在支撑板(48)的上表面,双轴电机(41)的两个输出轴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422),第三转轴(422)转动连接在限位块(44)内,限位块(44)滑动连接在第一侧板(3)一侧面开设的限位孔内,第三转轴(422)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一传动轮(42),第一传动轮(42)通过传动带(43)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岩土填料的新型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轮卡接在第一转轴(49)的外表面,第一转轴(49)的外表面卡接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圆板(410),两个圆板(410)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固定板(411),第一固定板(411)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弧面块(412),第一转轴(49)的外侧套设有两个第一轴承,两个第一轴承分别卡接在两个第二侧板(45)的相对面,第二侧板(45)固定连接在支撑板(48)的上表面,支撑板(48)下表面的四角处均通过液压缸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岩土填料的新型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板(410)的下侧设置有固定块(46),固定块(46)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417),凹槽(417)内设置有辊筒(418),固定块(46)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设置有第一滑块(419),第一滑块(419)的下表面通过第一弹簧(420)与第一滑槽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左右两个第一滑块(419)的相远离面分别与两个第二侧板(45)的相对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岩土填料的新型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46)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47),滑杆(47)滑动连接在支撑板(48)上表面卡接的滑套内,滑杆(4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13),连接板(413)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孔(415),连接板(4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压实板(414),压实板(414)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排料通道(416),排料通道(416)的顶端与凹孔(415)的下表面连通,排料通道(416)的底端贯穿压实板(414)的下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世,周冰,田帅团,任小牧,冯信朴,郝俊伟,闫亚培,寇璟瑗,焦焕静,李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民航新时代机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