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片辊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7747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32
一种极片辊压装置,涉及锂离子电池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加热件、预拉伸组件、第一拉伸组件、轧辊组件和第二拉伸组件;预拉伸组件、第一拉伸组件、轧辊组件和第二拉伸组件沿极片的辊压输送方向设置;第一加热件被配置为对预拉伸组件和经过预拉伸组件的极耳部中的至少一者进行加热处理。本技术提供一种极片辊压装置,通过第一加热件加热预拉伸组件,可极大提高经过预拉伸组件的极片的塑性与韧性,有效降低了预拉伸组件拉伸极片时的拉伸张力;相比传统的辊压工艺,该极片辊压装置的预拉伸组件分担了一定的拉伸比例,从而减少了第一拉伸组件和第二拉伸组件处的拉伸张力,降低了极片拉伸断带的风险,还降低了辊压断带的频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生产制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极片辊压装置


技术介绍

1、锂离子动力电池为解决客户的里程焦虑,电池追求更高的能量密度。实现电池的高能量密度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使用更薄的基材,例如铝箔的厚度从12μm变为10μm;第二、更高的压实密度,例如三元的压实密度从3.4g/cc变为3.5g/cc,铁锂的压实密度从2.45g/cc变为2.55g/cc,甚至更高;第三、更厚的电极,以增大活性物质的占比。

2、然而上述三种方式均极大增加了极片辊压断带的风险,即:第一、相同大小的基材缺陷下,10μm厚度的铝箔较12μm厚度的铝箔在拉伸时更容易断裂;第二、增大压实密度后活性物质对基材的损伤增加;第三、厚电极需要更大的轧制压力以满足目标辊压厚度。

3、为实现辊压过程对极耳的拉伸,传统的辊压工艺在前拉伸辊与后拉伸辊贴tfl(特氟龙涂层),以增大极耳处的受力性能,或者增大拉伸张力性能。换用更薄的基材后,尤其是正极使用10μm厚度的铝箔,铝箔的抗拉强度更低,经过辊压的极片,基材表面缺陷增加,极片容易在后拉伸辊拉伸时产生断带。在断带严重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片辊压装置,用于辊压极片(200),所述极片(200)包括若干个涂层部(210)和若干个极耳部(220),所述涂层部(210)与所述极耳部(220)均沿所述极片(200)的辊压输送方向延伸,在所述极片(200)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涂层部(210)与所述极耳部(220)交替设置,所述极片(200)的宽度方向与所述极片(200)的辊压输送方向相交,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热件(110)、预拉伸组件(130)、第一拉伸组件(140)、轧辊组件(160)和第二拉伸组件(1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加热件(120);

3.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片辊压装置,用于辊压极片(200),所述极片(200)包括若干个涂层部(210)和若干个极耳部(220),所述涂层部(210)与所述极耳部(220)均沿所述极片(200)的辊压输送方向延伸,在所述极片(200)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涂层部(210)与所述极耳部(220)交替设置,所述极片(200)的宽度方向与所述极片(200)的辊压输送方向相交,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热件(110)、预拉伸组件(130)、第一拉伸组件(140)、轧辊组件(160)和第二拉伸组件(1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加热件(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伸组件(140)包括第一拉伸辊(141)和第二拉伸辊(142);所述第一拉伸辊(141)和所述第二拉伸辊(142)沿所述极片(200)的辊压输送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拉伸辊(141)与所述第二拉伸辊(142)之间的间隙被配置为供所述极片(200)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拉伸组件(150)包括第三拉伸辊(151)和第四拉伸辊(152);所述第三拉伸辊(151)和所述第四拉伸辊(152)沿所述极片(200)的辊压输送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三拉伸辊(151)与所述第四拉伸辊(152)之间的间隙被配置为供所述极片(200)穿过;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碧权熊巧甜
申请(专利权)人: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