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具抗菌和促成骨作用的异质结钛植入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67727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具抗菌和促成骨作用的异质结钛植入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钛植入体进行超声清洗,干燥后备用;将处理后的钛植入体置于碱性溶液中进行碱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钛酸钠纳米结构植入体;将钛酸钠纳米结构植入体进行高温退火处理,得到二氧化钛纳米结构植入体;将二氧化钛纳米结构植入体置于铋源与钨源的混合溶液中,进行溶剂热反应,得到异质结植入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具有压电性能与近红外光响应的二氧化钛/钨酸铋纳米结构异质结为主体结构,将其原位生长在钛植入体的表面,赋予钛植入体近红外光响应与电学微环境,实现精准高效抗菌和促骨整合功能,所述方法容易,成本较低,结构稳定且功能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具抗菌和促成骨作用的异质结钛植入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钛植入体具有出色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是临床上牙齿缺损和骨缺失患者的主要替代选择。尽管临床存活率相对较高,但机械和生物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很高,据估计,5年后植入体的发病率为33.6%。目前,术后微生物复发感染和骨整合性能不良是诱发植入体反复感染的两个最重要因素。研究显示,使用过氧化氢冲洗伤口或在植入体表面添加抗生素、抗菌肽等实现高效抗菌,却忽略了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为了快速修复骨组织,通过在植入体上涂覆配体功能化或聚合物来促进骨整合。然而,缺乏对抗菌性能的考虑,无法应对细菌感染引起的植入体复发感染。因此,开发具有动态调控抗菌并实现促成骨作用的植入体仍然是复发性感染的迫切临床需求。

2、研究表明,利用材料设计重塑生物电信号不仅可以改善植入物的骨整合能力,并利用电学性能进行诱导抗菌。然而,仅依靠该材料的电学性能还不能满足复发性感染植入体的修复需求。许多研究人员通过材料设计产生活性氧(ros)来增强抗菌能力。因此,可控释放ros和调控电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兼具抗菌和促成骨作用的异质结钛植入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超声清洗和干燥为:将钛植入体依次浸泡在丙酮、无水乙醇、去离子水中分别进行超声清洗,干燥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1mol/L~4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碱热反应的温度为180~210℃,反应时间为15~24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具抗菌和促成骨作用的异质结钛植入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超声清洗和干燥为:将钛植入体依次浸泡在丙酮、无水乙醇、去离子水中分别进行超声清洗,干燥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1mol/l~4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碱热反应的温度为180~210℃,反应时间为15~24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碱性溶液为浓度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所述碱热反应的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18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高温退火处理的温度为450~600℃,时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鹏樊有准宁成云翟锦霞陈浩谚冉茂飞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