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轨道输送,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轨道。
技术介绍
1、常见的轨道为顶面支撑或侧面支撑,一般只能供一个行走机构使用,无法为两个以上的行走机构提供支撑。现有技术也没有可移动轨道使用复合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轨道,解决可移动的轨道为两个以上的行走机构提供支撑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轨道,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工字轨(210)和连接在工字轨(210)上的附加轨(213),每个工字轨(210)的两侧面分别形成内凹的轨道槽,位于内侧面的轨道槽为内轨(211)、位于外侧面的轨道槽为外轨(212),附加轨(213)的内侧面为工作面;内轨(211)用于与平板小车(22)的车轮滚动连接,外轨(212)用于与门形框架(41)内侧的滚轮滚动连接,附加轨(213)用于与限位引导轮(4112)滚动连接。
3、两个工字轨(210)的前端通过牵引板(214)连接,牵引板(214)的底部安装牵引机构。
4、所述牵引机构为万向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工字轨(210)和连接在工字轨(210)上的附加轨(213),每个工字轨(210)的两侧面分别形成内凹的轨道槽,位于内侧面的轨道槽为内轨(211)、位于外侧面的轨道槽为外轨(212),附加轨(213)的内侧面为工作面;内轨(211)用于与平板小车(22)的车轮滚动连接,外轨(212)用于与门形框架(41)内侧的滚轮滚动连接,附加轨(213)用于与限位引导轮(4112)滚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轨道,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轨道,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工字轨(210)和连接在工字轨(210)上的附加轨(213),每个工字轨(210)的两侧面分别形成内凹的轨道槽,位于内侧面的轨道槽为内轨(211)、位于外侧面的轨道槽为外轨(212),附加轨(213)的内侧面为工作面;内轨(211)用于与平板小车(22)的车轮滚动连接,外轨(212)用于与门形框架(41)内侧的滚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健,王忠鹏,王庆旭,张飞宇,康振国,李光远,
申请(专利权)人:展一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