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轨框架式附着升降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3702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轨框架式附着升降脚手架,旨在提供一种升降稳定、防倾覆、整体承重好、安全的导轨框架式附着升降脚手架。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防倾卸荷系统、防坠落系统、提升系统、电控动力系统、荷载预警系统、框架系统、架体(12)、防护系统,所述防倾卸荷系统包括导轨(1)、卸荷限位座(2)、卸荷三角架(3),所述提升系统包括提升挂座(8)、电动提升机(6)、提升底座(4),所述卸荷三角架(3)通过穿墙螺栓(5)固定在建筑物上,所述卸荷三角架(3)中呈凹形抓钩状的导轮组抱住的所述导轨(1),所述卸荷限位座(2)安装在所述卸荷三角架(3)上侧的所述导轨(1)上,所述框架系统包括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撑框架。本发明专利技术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外围脚手架领域。

Guide rail frame type attached lifting scaffol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guide rail frame type attached lifting scaffold, which aims to provide a rail frame type attached lifting scaffold for lifting stability, overturning prevention, overall load bearing and safety. The present invention includes anti dump unloading system, fall protection system, lifting system, electric power system, load warning system, framework system, frame body (12), protection system, the anti dump unloading system includes a guide rail (1), unloading the limiting seat (2), unloading tripod (3). The lifting system comprises a lifting hanging seat (8), (6) electric hoist, lifting the base (4), the unloading tripod (3) through wall bolt (5) fixed on the building, the unloading tripod (3) in the guide wheel group holding concave shaped like hooks (1), the unloading limiting seat (2) installed in the discharge charge tripod (3)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guide rail (1), the framework of the system including vertical main frame, horizontal support frame. The invention is widely used in the outer scaffold field of high-rise build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轨框架式附着升降脚手架
技术介绍
4000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开始使用木脚手架,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英国 才出现了钢管脚手架。六十年代初我国开始引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现在仍然是用量最大 的脚手架,脚手架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缓慢。但是,自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脚手架技术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八十年代中期,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出现,搭设传统的落 地式脚手架,不但不经济而且很不安全.针对这种高层建筑,广西一建研制了〃整体提升 脚手架〃 ;上海和江苏地区推出了〃套管式爬升脚手架〃 。其基本原理是仅搭设一定高度 的脚手架,并附着于工程结构上,利用专门设计的升降机构和设备,随工程结构施工逐步爬 升,到顶后再逐步下降完成装修作业。提升底座是脚手架整体提升的承力构件,也是架体搭 设的基点,因此提升底座整体结构稳固、受力均匀十分重要。为了有效的防止架体坠落,必 须要在脚手架中安装防坠系统,现有的防坠系统包括防坠装置、防坠钢丝绳及坠块等,当提 升机链条或吊钩失效时,防坠装置可自动抱紧防坠钢丝绳,产生制动,从而防止架体坠落, 虽然现有的防坠系统也能起到防止架体坠落,但刹车制动效果不好。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升降时不稳定、易倾覆、整体承重不好、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升降稳定、防倾覆、 整体承重好、安全的导轨框架式附着升降脚手架。 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防倾卸荷系统、防坠落系统、提升系统、 电控动力系统、荷载预警系统、框架系统、架体、防护系统,所述防倾卸荷系统包括导轨、卸 荷限位座、卸荷三角架,所述提升系统包括提升挂座、电动提升机、提升底座,所述卸荷三角 架通过穿墙螺栓固定在建筑物上,所述卸荷三角架中呈凹形抓钩状的导轮组抱住的所述导 轨,所述卸荷限位座安装在所述卸荷三角架上侧的所述导轨上,所述框架系统包括竖向主 框架、水平支撑框架,所述竖向主框架与所述导轨连接成一体,所述提升底座与所述竖向主 框架、所述水平支撑框架连接成一整体,所述架体与所述竖向主框架、所述水平支撑框架连 接,所述防坠落系统包括通过所述穿墙螺栓固定在建筑物上的防坠挂座、防坠圆钢、防坠装 置,所述防坠装置设置在所述提升底座内部,所述防坠装置通过所述防坠圆钢与所述防坠 挂座连接。 所述防坠装置包括拉环、拉杆、拨杆支点板、拨杆、压縮弹簧,所述拉环与所述拉杆 连接,所述拉杆与所述拨杆支点板的一端连接,所述拨杆支点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拨杆连接, 所述拨杆下部设置有所述压縮弹簧,所述拨杆的侧面设置有两根滚轴。 所述提升底座的上部设置有吊环,当所述电动提升机带动所述提升底座整体向上移动时,所述电动提升机的挂钩同时钩住所述吊环和所述拉环。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具有部件轻巧实用,操作简单;防倾防坠传力体系 各自独立,安全性好;升降速度快、用工量少等优点。可应用在各种不同类型的高层或者超 高层房屋建筑、桥身施工防护、烟囱塔柱等主体结构上;可适用于现浇剪力墙、框架、圆弧阳 台、挑板等复杂外形的施工。本专利技术覆盖4-5层楼高,通过组织流水作业可满足主体阶段上 层支模浇筑、中层拆模转料、下层边墙砌砖;装修阶段挂线找平、打底抹灰、贴瓷清洗、安装 门窗水管等操作需要。 本专利技术与传统的升降脚手架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导轨与架体形成一体,同步升降, 导轨不需周转,节约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升降一层时间仅用15-20分钟,可完全满足结构 施工2天一层,装修进度一天2层防护需要;周转件设计精巧轻便,主要部件一件多能部 件总量减少,大大降低作业劳动强度;导轨采用框架构造,并与主框架形成一体,以增强刚 度,彻底解决传统脚手架导轨疲劳变形问题,提升了防倾性能和抗风载荷;施工荷载通过多 个传力部件分楼层卸荷、承力均匀可靠;主框架和支撑框架采用片式构造,安装简捷、运输 方便;框架的连接件可随意转弯,满足圆弧外形排架需要。 本专利技术与落地满搭架相比具有的优点是节省材料75%,节约工费40%以上;外 架综合成本降低50%以上。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导轨框架式附着升降脚手架的正向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防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导轨与竖向主框架连接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下节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上节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卸荷限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左视图; 图8是图6的俯视图; 图9是本专利技术卸荷三角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左视图; 图11是图9中A-A的剖面示意图; 图12是本专利技术提升挂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左视图; 图14是本专利技术防坠挂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左视图; 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安装有钢网板的俯视图; 图17是本专利技术安装有踢脚板、密封脚手板、可折叠翻板的俯视图; 图18是本专利技术导轮架的俯视图; 图19是图18B-B的剖面示意图; 图20是图18A-A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导轨1、卸荷限位座2、卸荷三角架3、提升底座4、穿墙螺栓5、电动提 升机6、超载控制器7、提升挂座8、防坠挂座9、水平支撑框架、竖向主框架、架体12、踢脚板 13、密封脚手板14、可折叠翻板15、钢网板16、密目安全网17。 本专利技术导轨框架式附着升降脚手架由防倾卸荷系统、防坠落系统、提升系统、电控 动力系统、荷载预警系统、框架系统、架体12、防护系统共八部分组成。所述防倾卸荷系统包 括导轨1、卸荷限位座2、卸荷三角架3,所述提升系统包括提升挂座8、电动提升机6、提升底 座4,所述电控动力系统包括所述电动提升机6,所述荷载预警系统包括所述超载控制器7, 所述框架系统包括所述水平支撑框架、所述竖向主框架、所述架体12,所述防护系统包括踢 脚板13、密封脚手板14、可折叠翻板15、钢网板16、密目安全网17,所述踢脚板13、所述密 封脚手板14、所述可折叠翻板15、所述钢网板16、所述密目安全网17均固定设置在所述架 体12上。所述卸荷三角架3通过穿墙螺栓5固定在建筑物上,所述卸荷三角架3中呈凹形 抓钩状的导轮组抱住的所述导轨1,如图18、图19、图20所示,导轮架31相对现有的导轮架 具有安装拆除更简便、大大消除了安装拆除时的人身安全隐患的优点。所述导轨1可沿所 述卸荷三角架3上下移动,所述架体12升降到位后,将所述架体12的荷载通过所述穿墙螺 栓5传递给建筑物,所述卸荷限位座2安装在所述卸荷三角架3上侧的所述导轨1上,所述 框架系统包括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撑框架,所述竖向主框架与所述导轨1连接成一体,所述 提升底座4与所述竖向主框架、所述水平支撑框架连接成一整体,所述架体12与所述竖向 主框架、所述水平支撑框架连接,所述提升底座4是提升承力构件,也是所述架体12的搭设 基点,所述提升底座4还设置所述防坠装置,所述防坠落系统包括通过所述穿墙螺栓5固定 在建筑物上的防坠挂座9、防坠圆钢20、防坠装置,所述防坠装置设置在所述提升底座4内 部,所述防坠装置通过所述防坠圆钢20与所述防坠挂座9连接,所述防坠装置包括拉环51 、 拉杆52、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轨框架式附着升降脚手架,包括防倾卸荷系统、防坠落系统、提升系统、电控动力系统、荷载预警系统、框架系统、架体(12)、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卸荷系统包括导轨(1)、卸荷限位座(2)、卸荷三角架(3),所述提升系统包括提升挂座(8)、电动提升机(6)、提升底座(4),所述卸荷三角架(3)通过穿墙螺栓(5)固定在建筑物上,所述卸荷三角架(3)中呈凹形抓钩状的导轮组抱住的所述导轨(1),所述卸荷限位座(2)安装在所述卸荷三角架(3)上侧的所述导轨(1)上,所述框架系统包括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撑框架,所述竖向主框架与所述导轨(1)连接成一体,所述提升底座(4)与所述竖向主框架、所述水平支撑框架连接成一整体,所述架体(12)与所述竖向主框架、所述水平支撑框架连接,所述防坠落系统包括通过所述穿墙螺栓(5)固定在建筑物上的防坠挂座(9)、防坠圆钢(20)、防坠装置,所述防坠装置设置在所述提升底座(4)内部,所述防坠装置通过所述防坠圆钢(20)与所述防坠挂座(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导轨框架式附着升降脚手架,包括防倾卸荷系统、防坠落系统、提升系统、电控动力系统、荷载预警系统、框架系统、架体(12)、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卸荷系统包括导轨(1)、卸荷限位座(2)、卸荷三角架(3),所述提升系统包括提升挂座(8)、电动提升机(6)、提升底座(4),所述卸荷三角架(3)通过穿墙螺栓(5)固定在建筑物上,所述卸荷三角架(3)中呈凹形抓钩状的导轮组抱住的所述导轨(1),所述卸荷限位座(2)安装在所述卸荷三角架(3)上侧的所述导轨(1)上,所述框架系统包括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撑框架,所述竖向主框架与所述导轨(1)连接成一体,所述提升底座(4)与所述竖向主框架、所述水平支撑框架连接成一整体,所述架体(12)与所述竖向主框架、所述水平支撑框架连接,所述防坠落系统包括通过所述穿墙螺栓(5)固定在建筑物上的防坠挂座(9)、防坠圆钢(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达蒙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