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总线型高性能交流伺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6320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2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总线型高性能交流伺服系统,包括控制模块、过流报警模块、温度检测模块、过温报警模块和刹车电路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过流报警模块、温度检测模块、过温报警模块和刹车电路模块,所述过流报警模块用于确保伺服系统电流不超过设定的最大值,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避免电机过热导致故障或损坏,所述过温报警模块用于确保伺服系统运行温度不超过设定的最大值,通过本技术的实施,通过过流报警模块实现交流伺服系统的电流精准控制,采样精度高,并且通过过温报警模块确保伺服系统运行温度不超过设定的最大值,防止伺服系统过热损坏,提升了交流伺服系统的安全性能,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交流伺服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总线型高性能交流伺服系统


技术介绍

1、交流伺服系统包括基于异步电动机的交流伺服系统和基于同步电动机的交流伺服系统,在交流伺服系统中,电动机的类型有永磁同步交流伺服电机和感应异步交流伺服电机,其中,永磁同步电机具备十分优良的低速性能、可以实现弱磁高速控制,调速范围宽广、动态特性和效率都很高,已经成为伺服系统的主流之选。而异步伺服电机虽然结构坚固、制造简单、价格低廉,但是在特性上和效率上存在差距,只在大功率场合得到重视,高性能伺服控制必须依赖高精度的转子位置反馈;目前的交流伺服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对电机温度与电流进行检测时,电机的温度与电流所处的范围无法直观看出,并且电机的温度与电流的实际数据靠近预设阈值时,维护人员无法直观察觉,并且,电机的温度无法准确控制,安全性能需进一步提高。

2、综上所述,需要一种总线型高性能交流伺服系统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总线型高性能交流伺服系统,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总线型高性能交流伺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过流报警模块、温度检测模块、过温报警模块和刹车电路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过流报警模块、温度检测模块、过温报警模块和刹车电路模块,所述过流报警模块用于确保伺服系统电流不超过设定的最大值,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避免电机过热导致故障或损坏,所述过温报警模块用于确保伺服系统运行温度不超过设定的最大值,所述刹车电路模块用于伺服系统迅速制动,所述过流报警模块、温度检测模块、过温报警模块和刹车电路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总线型高性能交流伺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9,电阻R3、电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总线型高性能交流伺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过流报警模块、温度检测模块、过温报警模块和刹车电路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过流报警模块、温度检测模块、过温报警模块和刹车电路模块,所述过流报警模块用于确保伺服系统电流不超过设定的最大值,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避免电机过热导致故障或损坏,所述过温报警模块用于确保伺服系统运行温度不超过设定的最大值,所述刹车电路模块用于伺服系统迅速制动,所述过流报警模块、温度检测模块、过温报警模块和刹车电路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总线型高性能交流伺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9,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57、电阻r129、电阻r130,电容c1、电容c2、电容c24、电容c37、电容c42、电容c49、电容c51、电容c169、电容c38、电容c41、电容c93、电容c50、电容c122、电容c160、电容c161、电容c45、电容c225、电容c226、电容c47、电容c59,晶振y1和电感l1,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与控制芯片u9的引脚osc_in相连接,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与电容c1、电阻r3、晶振y1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9的引脚osc_out与电阻r3、晶振y1、电容c2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9的引脚nrst与电阻r6、电容c47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9的引脚boot0与电阻r57、电容c59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9的引脚pb2_adc2_in12与电阻r5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9的引脚vcap_1与电容c41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9的引脚vcap_2与电容c38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9的引脚pa13_swdio与电阻r130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9的引脚pa14_swclk与电阻r129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总线型高性能交流伺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报警模块包括电阻r83、电阻r92、电阻r104、电阻r131、电阻r184,电容c151、电容c153、电容c172、三极管q1和光电耦合器o24,所述电阻r83与电阻r92、电容c172、三极管q1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1与电阻r131的第一端、电容c151的第一端、光电耦合器o24相连接,所述电阻r131的第二端与电阻r104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o24的输出端与电容c153、电阻r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伟刘海荣邓新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简驱伺服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