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行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1405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18
本申请涉及水下机械相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下行走装置,为了解决船底因寄生物繁多而导致清理难度大的问题,通过车体上设置有磁块,依据磁块产生的磁力将车体吸附在船底,保证行进电机带动行动轮转动过程中,通过行动轮在船底上的运动实现车体沿船底稳定运动,与此同时,在车体的前端设置有铲板,车体在船底运动过程中,利用铲板对船底的刮动,铲板将附着在船底的寄生物刮除,实现对船底的清洗工作,利用本申请中所说的方式,可以实现机械化自动的对船底进行清洗,大大的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水下机械相关,尤其涉及一种水下行走装置


技术介绍

1、水下机器人是一种可以在水下进行各种任务的机器人,包括船底清洗。它们通常被用于检查、维护、修复甚至救援等水下工作,因为它们可以在人类难以进入或者环境危险的水下环境中工作。

2、船底清洗的主要目的是去除货轮上的寄生物,这些寄生物通常包括硅藻、藤壶、牡蛎等甲壳生物。这些生物会在船底大量附着,不仅增加了船身的重量,还可能导致船速下降,燃料消耗增加,甚至腐蚀船体材质,影响船舶的作战性能或运输效率。

3、在实际清洗船底的过程中,船底的寄生物确实给清洗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这些寄生物,如海藻、贝类等,不仅数量庞大,而且体重也不轻,人工清洗的难度较大。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寄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会散发出刺鼻的恶臭,这不仅对清洗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还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在人工清洗的过程中,清洗人员需要穿着厚重的潜水服,戴着厚重的手套,以防止被寄生物划伤或者被有毒物质侵蚀。然而,即使是这样,他们仍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清除这些寄生物。因此,需求一种能够自主水下行走并同时能够对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车体(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中枢(6),控制中枢(6)控制着行进电机(200)的运动,车体(1)尾部连接的电线管束(10)对控制中枢(6)进行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车体(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调距座(13),调距座(13)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密封座(12),密封座(12)的底部以及调距座(13)的内侧共同构建有存液腔(130),磁块(15)与密封座(12)同轴固定,车体(1)的背部固定安装有与存液腔(130)相通的送水管(11),送水管(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车体(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中枢(6),控制中枢(6)控制着行进电机(200)的运动,车体(1)尾部连接的电线管束(10)对控制中枢(6)进行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车体(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调距座(13),调距座(13)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密封座(12),密封座(12)的底部以及调距座(13)的内侧共同构建有存液腔(130),磁块(15)与密封座(12)同轴固定,车体(1)的背部固定安装有与存液腔(130)相通的送水管(11),送水管(11)的另一端与加压水泵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推架(5)活动安装在车体(1)的内部,且推架(5)的端部和车体(1)的内侧之间设置有顶簧(9),推架(5)的侧部开设有泄压槽(500),调距座(13)的侧部开设有将存液腔(130)与外部相通的排液孔(1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磁块(15)的外侧固定套装有蓄压环座(17),调距座(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欣李文龙黄春燕熊鸣冯小萌黄小龙高超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琨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