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卫星导航系统接收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导航接收机时延校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接收机通过产生的复现信号与gnss信号进行相关运算来完成伪距的测量。但接收机内部这个相关过程存在偏差,在多颗卫星参与定位解算时可以被消除,但是在时间解算时,会一个固定的偏差存在,通常把这个偏差定义为接收机时延。
2、目前国内外接收机时延校准方法主要分为相对时延校准和绝对时延校准方法。相对校准方法主要是使用gnss卫星共视法。gnss卫星共视法存在一段时间的滞后性,同时必须要有一台作为基准的接收机,且所有接收机的通道时延校准精度取决于基准接收机的校准精度与不确定度。
3、绝对时延校准方法中又分为基于真实信号的时延校准方法和基于模拟信号的时间校准方法。基于真实信号的时延校准方法是在已知接收机地理位置坐标,卫星导航系统主钟时间和准确的卫星导航系统时间,建立真实链路的伪距方程,消除方程中卫星上发射时延、信号空间传播时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航接收机时延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时间频率源输出的频率信号与1PPS时间信号输入GNSS接收机和RDSS双向授时模块,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线缆分别将所述GNSS接收机和RDSS双向授时模块与对应的天线连接,保持所述GNSS接收机和RDSS双向授时模块为静止状态,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NSS接收机和RDSS双向授时模块在稳定的室温下运行,室温波动范围保持在-1.5℃至+1.5℃的区间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航接收机时延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时间频率源输出的频率信号与1pps时间信号输入gnss接收机和rdss双向授时模块,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线缆分别将所述gnss接收机和rdss双向授时模块与对应的天线连接,保持所述gnss接收机和rdss双向授时模块为静止状态,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nss接收机和rdss双向授时模块在稳定的室温下运行,室温波动范围保持在-1.5℃至+1.5℃的区间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所述gnss接收机和rdss双向授时模块输出的本地时钟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时间的时差之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nss的接收时延包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接收时延和gnss中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接收时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接收时延与gnss播发的各个卫星导航系统间时差参数进行计算,得到gnss中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接收时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文驰,郭宇,马明,彭竞,龚航,黄新明,陈晨,于美婷,程子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