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纳米曝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876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7 00:0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纳米曝气装置,包括第一外壳,第一外壳内部设置有电机腔,电机腔的下端设置有负压腔,负压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叶轮,电机腔的内部安装有潜水电机,第一外壳的一端开设有进水口,第一外壳的外侧开设有出水口,进水口处连通有进水管,出水口处连通有第一出水管,第一出水管的一端连通有第二出水管,第二出水管的一端连通有第三出水管,第三出水管的外侧设置有进气装置,第一出水管的内部有齿轮,齿轮的一端设置有三角挡板,第一出水管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齿环,第一出水管的外侧开设有驱动口,第一出水管的外侧设置有驱动装置。本技术能够提高曝气的距离,而且方便根据需要对曝气的距离进行调整,提高曝气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微纳米曝气,特别涉及一种微纳米曝气装置


技术介绍

1、微纳米气泡是指气泡发生时直径在数十微米到数百纳米之间的气泡,这种气泡是介于微米气泡和纳米气泡之间,具有常规气泡所不具备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微纳米曝气机关键由微纳米曝气头、产生装置、管道构成,在其中微纳米曝气头承担在离心作用下产生负压力区,在气体工作压力的功效下使气体更高效率地进到负压力区,但现有技术中,微纳米曝气机曝气距离有限都比较短,当微纳米曝气机下潜到较深的位置进行曝气时,曝气距离较短就会导致曝气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纳米曝气装置,能够提高曝气的距离,而且方便根据需要对曝气的距离进行调整,提高曝气的效果。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微纳米曝气装置,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电机腔,所述电机腔的下端设置有负压腔,所述负压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叶轮,所述电机腔的内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叶轮转动的潜水电机,所述第一外壳靠近所述叶轮的一端开设有进水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纳米曝气装置,包括第一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电机腔(2),所述电机腔(2)的下端设置有负压腔(3),所述负压腔(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叶轮(5),所述电机腔(2)的内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叶轮(5)转动的潜水电机(4),所述第一外壳(1)靠近所述叶轮(5)的一端开设有进水口(6),所述第一外壳(1)的外侧靠近所述叶轮(5)开设有出水口(8),所述进水口(6)处连通有呈水平设置的进水管(7),所述出水口(8)处连通有呈水平设置的第一出水管(9),所述第一出水管(9)远离所述第一外壳(1)的一端连通有第二出水管(14),所述第二出水管(14)远离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纳米曝气装置,包括第一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电机腔(2),所述电机腔(2)的下端设置有负压腔(3),所述负压腔(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叶轮(5),所述电机腔(2)的内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叶轮(5)转动的潜水电机(4),所述第一外壳(1)靠近所述叶轮(5)的一端开设有进水口(6),所述第一外壳(1)的外侧靠近所述叶轮(5)开设有出水口(8),所述进水口(6)处连通有呈水平设置的进水管(7),所述出水口(8)处连通有呈水平设置的第一出水管(9),所述第一出水管(9)远离所述第一外壳(1)的一端连通有第二出水管(14),所述第二出水管(14)远离所述第一出水管(9)的一端连通有第三出水管(22),所述第二出水管(14)的进水端大于所述第二出水管(14)的出水端,所述第三出水管(22)的进水端小于所述第三出水管(22)的出水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妮张龙刚周之燕吴晓亭胡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环境研究院西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