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系统运行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58046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系统运行控制方法,在全钒液流电池系统中,设置正极电位检测控制装置,实时监测正极中溶液状态的变化,并将正极电位检测控制装置与电池的充放电控制系统相联动,当正极电位检测控制装置检测到电压值所对应的正极SOC接近100%时,电池自动切换至放电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法可以有效的控制正极的SOC,以保证正极五价钒的含量不会达到100%,避免了高氧化性的五价钒离子对电池材料的氧化,尤其是对膜材料和双极板的氧化程度得到有效改善,电池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得到提高,优化了电池系统的运行策略;优化资源配置,节能降耗,使用灵活方便,提高了电池系统的运行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流电池系统运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系统运行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非可再生能源的急剧短缺,并且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恶化。因此可再生、清洁能源的使用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但目前大多数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发电受季节、气象和地域条件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不连续、不稳定性。因此,随着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配套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应用模式已经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大规模储能技术也被认为是支撑可再生能源普及的战略性技术,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界的高度关注。

2、储能技术包括物理储能和化学储能两大类。物理储能包括抽水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化学储能主要包括铅酸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然而各种储能技术都有其适宜的应用领域,适合大规模储能的化学储能技术主要包括液流电池、钠硫电池、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综合考虑各种储能技术的优缺点,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具有安全性好、系统能量效率高、充放电循环稳定性能好,使用寿命长、材料均可循环使用,环境友好、生命周期内性价比高、功率和能量相互独立,设计灵活,介于液流电池的诸多优点,业内人士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系统运行控制方法,在全钒液流电池系统中,设置正极电位检测控制装置,通过正极电位检测控制装置的变化来实时监测正极溶液状态的变化,当正极电位检测控制装置检测到电压值比标准溶液与五价钒溶液的电极电势差少0.1-0.01V时,电池切换至放电状态。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堆正极电解液出口与正极储液罐之间任意位置设置电位检测控制装置。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位检测控制装置是指在电堆正极电解液出口与正极储液罐之间任意位置接入一个单电池,单电池的一极(单电池正极或负极)接入电堆正极回液,即单电池的一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系统运行控制方法,在全钒液流电池系统中,设置正极电位检测控制装置,通过正极电位检测控制装置的变化来实时监测正极溶液状态的变化,当正极电位检测控制装置检测到电压值比标准溶液与五价钒溶液的电极电势差少0.1-0.01v时,电池切换至放电状态。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堆正极电解液出口与正极储液罐之间任意位置设置电位检测控制装置。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位检测控制装置是指在电堆正极电解液出口与正极储液罐之间任意位置接入一个单电池,单电池的一极(单电池正极或负极)接入电堆正极回液,即单电池的一极电解液入口与电堆正极电解液出口相连,单电池的一极电解液出口与正极储液罐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丁秦李先锋刘涛邵家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