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氧体移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7745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54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铁氧体移相器。一种铁氧体移相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一对波导段以及驱动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有用于微波传输的波导腔体,一对所述波导段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两端,第二壳体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所述驱动器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中。将移相单元和驱动器安装集成在一起,避免分体而置,实现小型化,同时也保护移相单元和驱动器之间的电缆不被拉扯和划伤,并兼具一定的防水性,便于实现小型化,提高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相控阵雷达天线器件,尤其涉及一种铁氧体移相器


技术介绍

1、铁氧体移相器作为相控阵雷达天线的关键元器件,其相位重复性精度,与相控阵雷达系统的作战性能直接相关。铁氧体移相器由移相单元和驱动器组成,数以百计的、数以千计的移相器共同安装,就形成了巨大的天线阵面。移相单元和驱动器通常通过电缆相互连接,且分体而置,体积较大,同时电缆容易被拉扯和划伤,存在质量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铁氧体移相器。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铁氧体移相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一对波导段以及驱动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有用于微波传输的波导腔体,一对所述波导段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两端,第二壳体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所述驱动器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中。

3、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移相单元和驱动器安装集成在一起,避免分体而置,实现小型化,同时也保护移相单元和驱动器之间的电缆不被拉扯和划伤,并兼具一定的防水性,便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氧体移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一对波导段以及驱动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有用于微波传输的波导腔体,一对所述波导段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两端,第二壳体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所述驱动器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氧体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上腔体以及下腔体,所述上腔体以及所述下腔体的内部均设有槽,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连接,所述上腔体的槽与所述下腔体的槽组合形成用于微波传输的波导腔体,所述上腔体以及所述下腔体的外部均设有散热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氧体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氧体移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一对波导段以及驱动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有用于微波传输的波导腔体,一对所述波导段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两端,第二壳体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所述驱动器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氧体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上腔体以及下腔体,所述上腔体以及所述下腔体的内部均设有槽,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连接,所述上腔体的槽与所述下腔体的槽组合形成用于微波传输的波导腔体,所述上腔体以及所述下腔体的外部均设有散热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氧体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体的外部两侧沿轴向设有埋线槽以及护板,所述埋线槽的两端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波导腔体连通,所述埋线槽为t型槽,所述埋线槽中设有与所述驱动器连接的电缆,位于下腔体的外部两侧的埋线槽在所述下腔体的外部连通,所述护板安装在埋线槽连通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氧体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上设有埋头孔,所述埋头孔中设有沉头螺钉,所述护板通过沉头螺钉安装在下腔体外部;位于下腔体的外部两侧的埋线槽在微波传输方向上交错设置,所述护板的外部端面低于所述下腔体的外部端面,或,所述护板的外部端面与所述下腔体的外部端面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氧体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埋线槽中嵌入的电缆的外部涂覆有硅橡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氧体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炜李琦孙兴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微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