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收绳功能的绳子发射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市面上的绳子发射器都只能将绳子发射出去,在发射器关机后,绳子的收卷只是通过人工收卷,没有自动收卷的发射器,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收绳子的绳子发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带收绳功能的绳子发射装置。
2、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
3、一种带收绳功能的绳子发射装置,包括发线轮、发线电机、收线轮、收线电机、拨叉、传动轮、离合轮和壳体,两个发线轮对称布置在壳体上并对应通过两个发线电机驱动,收线轮设于两发线轮的一侧,且转动轴线相平行,收线电机驱动传动轮转动,离合轮与收线轮保持同步转动,拨叉可沿离合轮的轴向方向滑动,通过拨叉拨动离合轮使离合轮与传动轮啮合或脱离啮合,对应实现收线电机驱动收线轮转动,或收线轮脱离收线电机的驱动力进行自由空转。
4、进一步地,所述收线轮的圆周壁上设有向内凹陷的收线槽,在收线槽的径向方向设有贯穿收线轮的穿线孔,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收绳功能的绳子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线轮(11)、发线电机(12)、收线轮(21)、收线电机(22)、拨叉(31)、传动轮(32)、离合轮(33)和壳体(41),两个发线轮(11)对称布置在壳体(41)上并对应通过两个发线电机(12)驱动,收线轮(21)设于两发线轮(11)的一侧,且转动轴线相平行,收线电机(22)驱动传动轮(32)转动,离合轮(33)与收线轮(21)保持同步转动,拨叉(31)可沿离合轮(33)的轴向方向滑动,通过拨叉(31)拨动离合轮(33)使离合轮(33)与传动轮(32)啮合或脱离啮合,对应实现发线电机(12)驱动收线轮(21)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收绳功能的绳子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线轮(11)、发线电机(12)、收线轮(21)、收线电机(22)、拨叉(31)、传动轮(32)、离合轮(33)和壳体(41),两个发线轮(11)对称布置在壳体(41)上并对应通过两个发线电机(12)驱动,收线轮(21)设于两发线轮(11)的一侧,且转动轴线相平行,收线电机(22)驱动传动轮(32)转动,离合轮(33)与收线轮(21)保持同步转动,拨叉(31)可沿离合轮(33)的轴向方向滑动,通过拨叉(31)拨动离合轮(33)使离合轮(33)与传动轮(32)啮合或脱离啮合,对应实现发线电机(12)驱动收线轮(21)转动,或脱离收线电机(22)的驱动力进行自由空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收绳功能的绳子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轮(21)的圆周壁上设有向内凹陷的收线槽(210),在收线槽(210)的径向方向设有贯穿收线轮的穿线孔(211),在收线轮(21)的一侧外壁上设有与穿线孔(211)相连通的引线槽(212),所述引线槽(212)沿着穿线孔(211)轴向方向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收绳功能的绳子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轮(21)上固定连接有转轴(23),在转轴(23)上设有矩形滑动部(24),在离合轮(33)的轴心方向矩形孔,离合轮(33)插接在矩形滑动部(24)上并实现与收线轮(21)保持同步转动,拨叉(31)拨动离合轮(33)在矩形滑动部(24)上滑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收绳功能的绳子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轮(32)的一侧端面上设有第一啮合齿(321),在离合轮(33)上朝向传动轮的一侧端面上设有第二啮合齿(332),第一啮合齿(321)与第二啮合齿(332)相互啮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明,朱旭,王静,徐灏莹,刘霁莹,艾苏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