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源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6729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源驱动电路,该光源驱动电路包括电源单元、发光模式切换单元、控制单元和驱动单元;电源单元,用于为发光模式切换单元、控制单元和驱动单元提供工作电压;发光模式切换单元,用于将发光模式切换信号生成发光模式切换控制信号并输出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发光模式切换控制信号改变当前的发光模式,并向驱动单元发送改变后的当前发光模式所对应的驱动信号;驱动单元,用于根据当前发光模式所对应的驱动信号驱动光源发光,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光源驱动电路,通过模式切换单元切换光源的发光模式,控制单元根据当前发光模式向驱动单元发出驱动信号,以控制光源发出相应的光。

Light source driving circui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riving circuit of light source, the light source driving circuit includes a power supply unit, light-emitting mode switching unit, a control unit and a driving unit; power supply unit for emitting mode switching unit, a control unit and a driving unit provides working voltage; light mode switching unit for emitting mode switching signal generating light mode switching control the signal and output to the control unit; the control unit, according to the light emitting mode switching control signal to change the current pattern of light, the driving signal corresponding to the current light emitting mode driver sends a change after the unit and driving unit for driving; the light source according to the driving signal corresponding to the current lighting mode, the light source drive through the light emitting circuit, mode switching unit switches the light source, the control uni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emission The mode sends a driving signal to the drive unit to control the light source to send out the corresponding l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LED照明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源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现有LED灯具,尤其是用于野外作业的便携式灯具,一般采用环保、节能和使用成 本低的二次电池作为供电电源,为了达到节能和环保的目的,便携式灯具的发光模式通常 是可按需求改变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1349383A公开了一种具有模式切换功能的 手电筒及其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该控制电路包括有一电源控制器及一模式控制器,其中 模式控制器连接电源控制器并与一电容并联,电源信号在输入电源控制器及模式控制器的 同时会对电容进行充电,因此在切断电源信号时电容会进行放电,并持续向模式控制器供 给电源,使得模式控制器可以记忆电源信号关闭前的模式,当再度供应电源信号时模式控 制器将会检测到高低电位的变化并进行模式切换。然而,该技术方案电路复杂,可靠性不 高,而且成本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电路复杂、可靠性不高、成本 昂贵的缺陷,提供一种电路简单、可靠性高且成本低的电源驱动电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光源驱动电路,包括电源 单元、发光模式切换单元、控制单元和驱动单元;电源单元,用于为发光模式切换单元、控制 单元和驱动单元提供工作电压;发光模式切换单元,用于将发光模式切换信号生成发光模 式切换控制信号并输出给控制单元(300);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发光模式切换控制信 号改变当前的发光模式,并向驱动单元发送改变后的当前发光模式所对应的驱动信号;驱 动单元,用于根据当前发光模式所对应的驱动信号驱动光源发光。 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中,所述电源单元包括电池电源和稳压器,所述稳 压器的输入端接电池电源的正极,其接地端接电池电源的负极,其输出端接发光模式切换 单元和控制单元。 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中,所述电源单元还包括电池充电电源,所述电池 充电电源包括二极管整流桥,所述二极管整流桥的输出端正极接电池电源的正极,所述二 极管整流桥的输出端负极接电池电源的负极。 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电源 端通过第一电阻接稳压器的输出端。 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中,所述发光模式切换单元包括轻触开关和第二电 阻,所述轻触开关连接在稳压器的输出端和单片机的第一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二电阻连接 在单片机的第一输入端和电池电源的负极之间。 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一三 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所述第一光源一端接电池电源的正极,另一端接第一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接电池电源的负极,其 栅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接电池电源的正极,其发射极通 过第三电阻接电池电源的负极,其基极接单片机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光源一端接电池 电源的正极,另一端接第二 M0S管的漏极,所述第二 M0S管的源极接电池电源的负极,其栅 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接电池电源的正极,其发射极通过 第四电阻接电池电源的负极,其基极接单片机的第二输出端。 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中,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所 述第五电阻连接在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单片机的第一输出端之间,所述第六电阻连接在第 二三极管的基极和单片机的第二输出端之间。 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中,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整合为一具有双灯丝 的灯泡。 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中,所述电源单元还包括电池低压检测单元,所述 电池低压检测单元用于采样电池电压信号,所述控制单元判断所述电池电压信号是否低于 预设值,若是,则向驱动单元发送关断光源的驱动信号。 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中,所述电池低压检测单元包括第七电阻和第八电 阻,所述第七电阻和所述第八电阻串联后连接在电池电源两端,所述第七电阻和所述第八 电阻的交汇点接控制单元。 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光源驱动电路,通过发光模式切换单元改变光源的当前发光模式, 控制单元根据改变后的当前发光模式向驱动单元发出驱动信号,以控制光源发出相应的 光。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光源驱动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光源驱动电路实施例一的原理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光源驱动电路实施例一的电路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2所示,在本专利技术光源驱动电路实施例一的原理图中,该光源驱动电路包括 电源单元100、发光模式切换单元200、控制单元300和驱动单元400,其中电源单元100连 接发光模式切换单元200、控制单元300和驱动单元400,为发光模式切换单元200、控制单 元300和驱动单元400提供工作电压;发光模式切换单元200、控制单元300和驱动单元400 依次连接,发光模式切换单元200用于将发光模式切换信号生成发光模式切换控制信号并 输出给控制单元(300);控制单元300,用于根据所述发光模式切换控制信号改变当前的发 光模式,并向驱动单元发送改变后的当前发光模式所对应的驱动信号;驱动单元400,用于 根据当前发光模式所对应的驱动信号驱动光源发光。该电源驱动电路还包括电池低压检测 单元110,电池低压检测单元110用于采样电池电压信号,控制单元300判断所述电池电压 信号是否低于预设值,若是,则向驱动单元400发送关断光源的驱动信号。 图3本专利技术光源驱动电路实施例一的电路图,电源单元100采用二次电池供电,并可对电池进行充电,充电时,外部交流电降压后经整流桥B1转换成直流电,所述直流电为 电池电源充电。稳压器U1的第l脚(输入端Vin)连接电池电源的正极,其第2脚(接地 端GND)接电池电源的负极,其第3脚(输出端Vout)连接发光模式切换单元200和控制单 元300,从稳压器Ul输出的直流电为发光模式切换单元200和控制单元提供工作电压300。 控制单元300为一个8位的单片机U2。 电池低压检测单元110包括电阻Rl和电阻R2,电阻Rl和电阻R2串联连接在电池 电源的正负极之间,且电阻R1、电阻R2的交汇点连接单片机U2的第17脚。 发光模式切换单元200包括轻触开关Kl和电阻R6,轻触开关一端接稳压器Ul的 第3脚(输出端Vout),另一端通过电阻R6接电池电源的负极,轻触开关Kl和电阻R6的交 汇点接单片机U2的第6脚(第一输入端)。 驱动单元400包括光源Ll、光源L2、三极管Ql、三极管Q2、电阻R3、电阻R4、电阻 R7、电阻R8、M0S管Q3和MOS管Q4 ;光源Ll 一端接电池电源的正极,另一端接MOS管Q3的 漏极,MOS管Q3的源极接电池电源的负极,其栅极连接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三极管Ql的集 电极接电池电源的正极,其发射极通过电阻R7接电池电源的负极,其基极通过电阻R3接单 片机U2的第12脚(第一输出端);光源L2 —端接电池电源的正极,另一端接MOS管Q4的 漏极,MOS管Q4的源极接电池电源的负极,其栅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2的集 电极接电池电源的正极,其发射极通过电阻R8接电池电源的负极,其基极通过电阻R4接单 片机U2的第13脚(第二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单元(100)、发光模式切换单元(200)、控制单元(300)和驱动单元(400);电源单元(100),用于为发光模式切换单元(200)、控制单元(300)和驱动单元(400)提供工作电压;发光模式切换单元(200),用于将发光模式切换信号生成发光模式切换控制信号并输出给控制单元(300);控制单元(300),用于根据所述发光模式切换控制信号改变当前的发光模式,并向驱动单元(400)发送改变后的当前发光模式所对应的驱动信号;驱动单元(400),用于根据当前发光模式所对应的驱动信号驱动光源发光。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单元(100)、发光模式切换单元(200)、控制单元(300)和驱动单元(400);电源单元(100),用于为发光模式切换单元(200)、控制单元(300)和驱动单元(400)提供工作电压;发光模式切换单元(200),用于将发光模式切换信号生成发光模式切换控制信号并输出给控制单元(300);控制单元(300),用于根据所述发光模式切换控制信号改变当前的发光模式,并向驱动单元(400)发送改变后的当前发光模式所对应的驱动信号;驱动单元(400),用于根据当前发光模式所对应的驱动信号驱动光源发光。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所述电源单元(100)包括电池电源和稳压器 (Ul),所述稳压器(Ul)的输入端接电池电源的正极,其接地端接电池电源的负极,其输出 端接发光模式切换单元(200)和控制单元(300)。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单元(100)还包括电池 充电电源,所述电池充电电源包括二极管整流桥(Bl),所述二极管整流桥(Bl)的输出端正 极接电池电源的正极,所述二极管整流桥(Bl)的输出端负极接电池电源的负极。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300)包括单片机 (U2),所述单片机(U2)的电源端通过第一电阻(R5)接稳压器(Ul)的输出端。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式切换单元(200)包 括轻触开关(Kl)和第二电阻(R6),所述轻触开关(Kl)连接在稳压器(Ul)的输出端和单片 机(U2)的第一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二电阻(R6)连接在单片机(U2)的第一输入端和电池电 源的负极之间。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400)包括第一 光源(Ll)、第二光源(L2)、第一三极管(Ql)、第二三极管(Q2)、第三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贺焱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