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前驱体蒸汽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56446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学气相沉积以及原子层沉积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固体前驱体蒸汽输送系统,包括瓶体、盖体、阀门组件以及限流板,所述盖体安装于所述瓶体上方,所述盖体上设有和所述瓶体内部连通的进气管道、出气管道以及进料口,所述进气管道和所述出气管道之间通过所述阀门组件控制通断,所述限流板沿竖直方向和所述瓶体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限流板底部间隔均布有支脚条,所述限流板底面、所述固体前驱体表面以及各所述支脚条侧壁之间配合形成多个载气流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固体前驱体蒸汽输送系统,保证载气与固体前驱体的接触面积始终保持稳定,使固体前驱体蒸汽在载气中的浓度保持不变,避免沉积膜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气相沉积以及原子层沉积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固体前驱体蒸汽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1、应用固体前驱体的原子层沉积和化学沉积工艺,是指一种可以将物质以单原子膜形式一层一层的镀在基底表面的方法。原子层沉积是通过将气相的前驱体以脉冲交替地通入反应器并在沉积基体上化学吸附反应而形成沉积膜的一种技术,需要可靠的固体前驱体输送系统,以提供在反应过程中固体前驱体的稳定蒸气压。现有的固体前驱体输送装置/容器,将固态前体放置在固体前驱体输送装置/容器内部。加热到高温,并通入惰性载气,使载气与蒸发的固体混合,蒸发的固体在真空环境中从容器中抽出并与载气一起携带到反应室进行沉积。

2、现有的固体前驱体输送装置/容器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且随着固体前驱体不断挥发,载气与固体前驱体的接触面积发生变化,容易导致固体前驱体蒸汽在载气中的浓度不够稳定,导致沉积后期载入反应室的固体前驱体蒸汽的量较少,造成沉积膜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固体前驱体蒸汽输送系统,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体前驱体蒸汽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盖体、阀门组件以及限流板,所述瓶体内部中空,所述盖体安装于所述瓶体上方,所述盖体上设有和所述瓶体内部连通的进气管道、出气管道以及进料口,所述进气管道上端设有进气口,所述出气管道上端设有出气口,所述进气管道和所述出气管道之间通过所述阀门组件控制通断,所述限流板位于所述瓶体内部且底部与固体前驱体接触,所述限流板沿竖直方向和所述瓶体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盖体和所述限流板配合将所述瓶体内部分隔为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进气区,以及与所述出气口连通的混合区,所述限流板底部间隔均布有支脚条,所述限流板底面、所述固体前驱体表面以及各所述支脚条侧壁之间配合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前驱体蒸汽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盖体、阀门组件以及限流板,所述瓶体内部中空,所述盖体安装于所述瓶体上方,所述盖体上设有和所述瓶体内部连通的进气管道、出气管道以及进料口,所述进气管道上端设有进气口,所述出气管道上端设有出气口,所述进气管道和所述出气管道之间通过所述阀门组件控制通断,所述限流板位于所述瓶体内部且底部与固体前驱体接触,所述限流板沿竖直方向和所述瓶体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盖体和所述限流板配合将所述瓶体内部分隔为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进气区,以及与所述出气口连通的混合区,所述限流板底部间隔均布有支脚条,所述限流板底面、所述固体前驱体表面以及各所述支脚条侧壁之间配合形成多个载气流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前驱体蒸汽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底部沿竖直方向设有挡板,所述限流板包括导向板以及连接板,所述导向板沿竖直方向且贴合所述挡板设置,所述导向板与所述瓶体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板底部水平设有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面均布有所述支脚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前驱体蒸汽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上端面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上端面贴合所述盖体的下端面设置,所述瓶体与所述盖体采用螺栓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马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先导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