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缆安装结构及设置有其的耐张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5231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4 11:28
本技术涉及光缆安装技术领域,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光缆安装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光缆线路之间连接不稳定的问题,包括基座、壳体以及安装架,基座上设有穿纤管缠绕装置、接头连接装置、第一进线部件和第二进线部件,还设有第一穿纤管和第二穿纤管,第一光缆线通入第一穿纤管,第二光缆线通入第二穿纤管,穿纤管缠绕装置用于缠绕设置第一穿纤管、第二穿纤管且使第一光缆线和第二光缆线通过光缆连接器对应连接;第一进线部件位于穿纤管缠绕装置的下方,第二进线部件位于穿纤管缠绕装置的一侧。本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光缆安装结构的耐张杆,用以提高光缆安装结构的安装稳定性,提升光缆线路的连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缆安装,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缆安装结构及设置有其的耐张杆


技术介绍

1、光纤传输已广泛地运用于各种通讯线路中,尤其是在大容量、长距离传输讯号,其传输效率和质量是传统的通讯电缆无法比拟的,不论是电缆或光缆,其长度是有限的,传输过程中必然会要许多接头进行连接,因此,光缆线路上需要配置大量的接线盒。光缆接线盒需要为光缆提供直通和分支接头的接续保护,且光缆的连接或分配远较传统的通讯电缆要求高,这对光缆接线盒的结构设计具有一定挑战。现有的光缆接线盒大多可以满足一定的光缆密封保护要求,然而,光缆间的接续稳定性仍旧存在不足,导致光缆的传输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2、此外,长距离的光纤线路在搭设过程中需要配合耐张塔、直线塔或者耐张杆、直线杆等大型的支撑装置,这就要求光缆接线盒需要与支撑装置之间具有稳定、可靠的连接,否则会影响光纤线路的接线质量,还增加作业人员的后期运维过程中的工作量。

3、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光缆接线盒或者其在支撑装置上的支撑设置方式进行改进,以提高光缆之间接线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壳体以及安装架,所述壳体罩设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安装架用于光缆安装结构与外部支撑装置之间进行连接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线部件包括开设在所述基座上的第一通孔安装位以及匹配设置在通孔安装位上的第一螺母紧固件;和/或,所述第二进线部件包括开设在所述基座上的第二通孔安装位以及匹配设置在通孔安装位上的第二螺母紧固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第一限位部件,所述第一限位部件位于所述基座外侧且位置与所述第一进线部件相对应;和/或,还设有第二限位部件,所述第二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壳体以及安装架,所述壳体罩设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安装架用于光缆安装结构与外部支撑装置之间进行连接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线部件包括开设在所述基座上的第一通孔安装位以及匹配设置在通孔安装位上的第一螺母紧固件;和/或,所述第二进线部件包括开设在所述基座上的第二通孔安装位以及匹配设置在通孔安装位上的第二螺母紧固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第一限位部件,所述第一限位部件位于所述基座外侧且位置与所述第一进线部件相对应;和/或,还设有第二限位部件,所述第二限位部件位于所述基座外侧且位置与所述第二进线部件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件包括第一压板和第一压板座,所述第一压板设在所述基座的外侧且位置与所述第一进线部件相对应,所述第一压板座设于所述第一压板的下方以支撑设置所述第一压板;和/或,所述第二限位部件包括第二压板和第二压板座,所述第二压板设在所述基座的外侧且位置与所述第二进线部件相对应,所述第二压板座设于所述第二压板的下方以支撑设置所述第二压板。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光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纤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建明曾广烽史勤防王镇烁何亮何永权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