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钢管预加工用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4808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4 11:24
本技术属于建筑钢管预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钢管预加工用输送装置,包括底座和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固定连接于底座的下侧四角处,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顶板,所述万向轮和顶板的上端连接有输送机构。该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钢管预加工用输送装置,在使用时,转动第一旋转把手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使得圆轴沿着第一螺纹杆和限位杆的外侧滑动,带动后支撑板和前支撑板之间上端的导向轮高度位置改变,直至两个导向轮之间的间距改变至所需后,再将待输送的钢管放置于支撑座之上,接着启动电机其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皮带轴转动,带动外侧的皮带转动,带动上端的钢管一同移动输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钢管预加工,具体为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钢管预加工用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1、新型建筑工业化是以构件预制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为生产方式,以设计标准化、构件部件化为特征,能够整合设计、生产、施工等整个产业链,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生产方式,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整体刚性好和变形能力强,故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特别适宜,在钢结构建筑装配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到钢管来对钢结构建筑进行搭建,在钢管装配式为了满足一定的使用需求,通常会在装配前对钢管进行预加工处理,在加工过程中通常是人工推进钢管,将钢管一端推入加工区域。

2、但是在推进过程中,每次推进的长度很难保持一直,就容易造成后续加工后的钢管规格不一,影响到钢管在装配时的使用效果,输送上料效果不佳。

3、如中国专利cn216425677u所公开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钢管预加工用输送装置,通过设置有底架,在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钢管预加工用输送装置,包括底座(1)和万向轮(2),所述万向轮(2)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下侧四角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顶板(3),所述万向轮(2)和顶板(3)的上端连接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单元和调节单元,所述输送单元设置于顶板(3)的上端,所述调节单元设置于底座(1)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钢管预加工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401)的上端中间位置和支撑座(401)的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通槽,所述皮带(408)的外侧与通槽的内侧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钢管预加工用输送装置,包括底座(1)和万向轮(2),所述万向轮(2)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下侧四角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顶板(3),所述万向轮(2)和顶板(3)的上端连接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单元和调节单元,所述输送单元设置于顶板(3)的上端,所述调节单元设置于底座(1)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钢管预加工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401)的上端中间位置和支撑座(401)的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通槽,所述皮带(408)的外侧与通槽的内侧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钢管预加工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板(409)和前支撑板(410)的内部上端开设有滑槽,所述后支撑板(409)和前支撑板(410)内部上端的圆轴(411)外侧前后两端与滑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后支撑板(409)和前支撑板(410)内部下端的圆轴(411)固定连接于后支撑板(409)和前支撑板(410)的内部下端中间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钢管预加工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板(409)和前支撑板(410)内部上端的圆轴(411)内部前端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其内部后端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杆(419)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云波黄平吴斌黄艳杨雪古毅杨璇钟艾丁王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西集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