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体感游戏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4442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4 11:2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体感游戏控制装置,涉及体感游戏的技术领域,解决了体感游戏机输出信息与输入信息体验的不连贯,缺少触觉反馈等问题,包括:穿戴硬件、动作捕捉器和智慧大屏,穿戴硬件佩戴在用户身体上,用户根据智慧大屏所显示的内容进行动作,动作捕捉器采集用户的动作并传输至智慧大屏并与其内的游戏程序进行交互,交互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会传输至穿戴硬件对用户身体输出反馈信息,即通过Kinect传感器捕捉人体的动作姿态进行动作信息的输入,与大屏的游戏程序元素进行交互,交互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根据预设的三类震动反馈条件,可通过腕部穿戴硬件输出由弱到强的触觉反馈信息,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临场感更强的交互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体感游戏的,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体感游戏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1、体感游戏是一种将肢体动作变化通过传感器传给游戏设备来进行操作的新型电子游戏,一般用户可通过体感游戏机实现体感游戏,例如,如日本任天堂公司的wii、微软的kinect、索尼的playstation move等可通过内置摄像装置识别人体动作,进而控制体感游戏的进程。体感游戏属于全身人机交互系统,目前的体感设备靠捕捉人体的动作姿态进行信息的输入,只是系统对人体动作的单向信息捕捉,而却缺乏相应的信息输出反馈,导致用户在实际游戏体验中不具有足够的沉浸感,尤其对于技术接受水平不高的中老年群体来说,输出信息与输入信息体验的不连贯,缺少触觉反馈等因素会影响该群体对于体感游戏设备的接受度与在虚拟游戏环境中的沉浸式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产生的体感游戏机输出信息与输入信息体验的不连贯,缺少触觉反馈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体感游戏控制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体感游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穿戴硬件、动作捕捉器(103)和显示大屏幕(104);其中,穿戴硬件佩戴在用户身体上,所述穿戴硬件和所述显示大屏幕(104)通过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交互,动作捕捉器(103)和显示大屏幕(104)通过电路连通;动作捕捉器(103)采集用户的动作并传输至显示大屏幕(104)并与其内的游戏程序进行交互,交互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会通过显示大屏幕(104)传输至穿戴硬件,穿戴硬件上设有至少一个信号输出装置,多个所述信号输出装置用于对用户身体输出反馈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体感游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体感游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穿戴硬件、动作捕捉器(103)和显示大屏幕(104);其中,穿戴硬件佩戴在用户身体上,所述穿戴硬件和所述显示大屏幕(104)通过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交互,动作捕捉器(103)和显示大屏幕(104)通过电路连通;动作捕捉器(103)采集用户的动作并传输至显示大屏幕(104)并与其内的游戏程序进行交互,交互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会通过显示大屏幕(104)传输至穿戴硬件,穿戴硬件上设有至少一个信号输出装置,多个所述信号输出装置用于对用户身体输出反馈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体感游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硬件包括:左腕带(101)和右腕带(102),左腕带(101)佩戴在用户的左手腕上,右腕带(102)佩戴在用户的右手腕上;其中,左腕带(101)和右腕带(102)的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左腕带(101)或右腕带(102)的结构均包括:一个腕带本体(204)、一个无线充电线圈(202)、一个主板(201)和三个微型震动马达(203),所述无线充电线圈(202)、所述主板(201)和所述微型震动马达(203)均安装在所述腕带本体(204)上,所述无线充电线圈(202)用于对腕带本体(204)充电,所述主板(201)和所述微型震动马达(203)均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202)通过电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体感游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左腕带(101)上的三个微型震动马达(203)分别设于左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思敏李晴川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