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穿戴热管理新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三维导电网络结构的电加热膜、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石墨烯作为一种二维碳纳米材料,以其卓越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机械强度,在众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特别是在可穿戴加热器中,石墨烯的高导热性能可以有效提高加热效率,而其柔韧性和强度则为可穿戴设备的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然而,现有的石墨烯的制备工艺中往往涉及到复杂的化学还原步骤,这不仅增加了成本,也可能引入杂质,影响材料的性能。
2、石墨烯具有完整的二维尺度的大π键结构,使其具有优异的电/热传导性能。然而,由于π-π相互作用,纳米级石墨烯片层容易团聚,难以均匀分散,因此很难直接掺入到基体材料中。材料中功能填料的三维导电网络结构决定了材料的电热性能。为了提高石墨烯的分散性,同时不引入过多有机杂质,研究人员多采用非共价键法制备改性石墨烯,使得在复合材料当中具有更好的分散性。非共价键改性指通过π-π相互作用、离子键和氢键在不破坏石墨烯表面结构的基础上提供靶基。非共价键改性中π-π相互作用是最常见、最有效的方式。wan等人在较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三维导电网络结构的电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膜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层设置的水性聚氨酯层B、石墨烯基水性聚氨酯混合材料层、水性聚氨酯层A和基板;所述石墨烯基水性聚氨酯混合材料层包括:石墨烯、水性聚氨酯和助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通过微射流高压均质机制备,石墨烯厚度不超过1nm;优选地以石墨烯基水性聚氨酯混合材料层的总质量计,石墨烯含量为0.5-40wt%;优选地,石墨烯厚度为500-1000p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基水性聚氨酯混合材料层中,以石墨烯基水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三维导电网络结构的电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膜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层设置的水性聚氨酯层b、石墨烯基水性聚氨酯混合材料层、水性聚氨酯层a和基板;所述石墨烯基水性聚氨酯混合材料层包括:石墨烯、水性聚氨酯和助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通过微射流高压均质机制备,石墨烯厚度不超过1nm;优选地以石墨烯基水性聚氨酯混合材料层的总质量计,石墨烯含量为0.5-40wt%;优选地,石墨烯厚度为500-1000p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基水性聚氨酯混合材料层中,以石墨烯基水性聚氨酯混合材料层的总质量计,水性聚氨酯的含量为59-99wt%,所述助剂的含量为0.0001-1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为单宁酸;优选地,所述的基板为pet膜;优选地,所述的水性聚氨酯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8000;优选地,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园力,王号朋,王璐瑶,吴立新,郑龙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