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箱档位轨板组件压铆防变形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1711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53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速箱档位轨板组件压铆防变形工装。其通过上固定板、上模压板、上限位柱固定在上模座上组成上模组件,并通过内导柱、退料板、下固定板、下垫板、下模座、防转销、锥形中心定位柱、凸模入块、防错块、下限位柱、凸模基座、下模座镶件,聚氨酯、氮气弹簧固定在下模座上组成下模组件;通过锥形中心定位柱与其底部聚氨酯相配合,在零件压铆过程中利用聚氨酯向上的弹力使锥形中心定位柱的锥度部分与工件紧密接触,进而抑制工件压铆过程中的内孔变形,提高工件合格率;同时利用氮气弹簧和脱料板使工件在压铆后快速与锥形中心定位柱脱离,能够更方便的取料,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具体涉及一种变速箱档位轨板组件中心孔压铆过程中防止内孔变形的工装。


技术介绍

1、档位轨板组件是传统的变速箱内部选换挡组件,组件内孔会装配一根传动轴,通过传动轴驱动组件上的齿部旋转进行选换挡显示,因此对组件内孔的精度要求较高;

2、现有技术的普通铆接工装在铆接时都会采用比工件中心孔最小值更小的轴进行定位,铆接后内孔会存在变形,导致无法装入传动轴,同时工件铆接时会与定位轴卡死,导致无法取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变速箱档位轨板组件压铆防变形工装,能够有效防止压铆过程中工件内孔的变形,提高合格率,且压铆完成后取料方便,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2、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变速箱档位轨板组件压铆防变形工装,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1,所述上模座1下表面中心位置设有上模压板8,所述上模座1下表面两侧分别设有上固定板2和上限位柱13,所述上固定板2中部开设有中孔;...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箱档位轨板组件压铆防变形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1),所述上模座(1)下表面中心位置设有上模压板(8),所述上模座(1)下表面两侧分别设有上固定板和上限位柱(13),所述上固定板中部开设有中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档位轨板组件压铆防变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中心定位柱(10)的小端直径小于工件(19)中心孔内径的最小值,且所述锥形中心定位柱(10)的锥度部分最大直径大于工件(19)中心孔内径的最大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档位轨板组件压铆防变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压板(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箱档位轨板组件压铆防变形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1),所述上模座(1)下表面中心位置设有上模压板(8),所述上模座(1)下表面两侧分别设有上固定板和上限位柱(13),所述上固定板中部开设有中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档位轨板组件压铆防变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中心定位柱(10)的小端直径小于工件(19)中心孔内径的最小值,且所述锥形中心定位柱(10)的锥度部分最大直径大于工件(19)中心孔内径的最大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档位轨板组件压铆防变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压板(8)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模座(1)下表面中心位置,所述上模压板(8)中部开设有与所述锥形中心定位柱(10)尺寸相适配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档位轨板组件压铆防变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柱(3)的中心线与上固定板的中孔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档位轨板组件压铆防变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柱(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质郑成瑾黄琦鹏
申请(专利权)人:科奇汽车传动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