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学领域,具体是指导放疗联合免疫新辅助精准治疗食管癌的系统。
技术介绍
1、手术是食管癌(esophagus cancer,ec)患者的主要根治性治疗手段,既往大型ⅲ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联合手术治疗可显著提高可手术切除局部晚期ec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2、食管癌nirt前首先需要准确评估gtv。然而,目前没有关于食管癌照射体积定义的金标准。食管癌原发肿瘤的总肿瘤体积是基于多模态图像融合,包括内镜超声(eus)、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和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fdg-pet),并应包括内镜等来进行基准标记,目前临床技术掌握较为成熟。难点问题在于如何精准确定包括亚临床病灶的ctv的范围,一项前瞻性的研究用病理学的方法分析了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gtv和ctv勾画的准确性,研究结果显示,在肿瘤肉眼残留的患者中,35%的残留病灶位于gtv勾画范围之外,14%的残留病灶位于ctv之外,由此可见一个好的ctv范围对于临床肿瘤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病理淋巴结(gtvn)的定义为放疗前任何时间基于多模态图像融合被认为是病理受累的淋巴结,并建议对怀疑的淋巴结进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这将提高区域病理淋巴结判断的准确性(约85%)。淋巴结的临床靶体积(ctvn),estro的定义是gtvn周边外扩1.0cm,涉及的淋巴结引流区包括:奇静脉、肺主动脉窗、贲门旁、锁骨上、胃左动脉、气管前或气管旁等部位
3、但是,上述定义涉及区域太大,可能造成较严重的放疗毒性。而且,放射治疗具有对正常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可以破坏成熟的淋巴循环。放疗后的组织理论上可以从肿瘤周围的肿瘤微环境中保留肿瘤相关淋巴细胞,而肿瘤微环境中可能富含免疫细胞,并可能包含三级淋巴样结构,并认为辐射诱导的淋巴细胞杀伤与os及pfs呈负相关。现有研究报道,在272名接受新辅助放化疗食管癌的患者中,4级淋巴减少急性事件与较差的os和pfs显著相关。特别是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时,对正常淋巴结过度照射会影响效应t细胞的释放,从而影响疗效。
4、综上所述,临床上迫切需要一项能准确的对靶区勾画范围进行精准界定的研究及结论,使得ctv在最大程度上包括了亚临床病灶,而又不增加正常淋巴结被照射的风险,这样既可以在减少或避免复发或和转移发生的同时保护了正常淋巴结组织将患者的靶区设计精准性转化为患者的生存获益,并最终使得患者的长期生存获益。因此,本方案提出了指导放疗联合免疫新辅助精准治疗食管癌的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指导放疗联合免疫新辅助精准治疗食管癌的系统,以利用ctdna这一新兴技术,提高食管癌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指导放疗联合免疫新辅助精准治疗食管癌的系统,包括
3、组织和血液检测模块:组织和血液检测模块用于分别从组织、血浆样本和血细胞样本中提取ctdna和阴性对照dna,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患者组织dna和ctdna高通量测序数据质控信息,得出基因分析信息,通过影射过程识别出患者组织dna和ctdna的全面突变信息;
4、免疫耐药性和敏感性预测模块:免疫耐药性和敏感性预测模块用于建立食管癌模型药筛体系,将药筛结果于基因分析信息进行结合,对不同的肿瘤患者的免疫药物敏感和耐药差异与基因型差异进行相关分析,依托生物信息平台发现可指导用药的个性化生物标记物;
5、各亚临床病灶检测模块:各亚临床病灶检测模块用于应用病理大切片技术检测各亚临床病灶,其中,应用病理大切片技术对前期研究所获得ec组织蜡块进行连续切片,常规he染色,将染色切片进行数码设备拍摄、扫描并依据定位信息进行三维重建形成立体数字图像;
6、pet/ct参数读取、患者随访与分析模块:pet/ct参数读取、患者随访与分析模块用于获取每位患者pet/ct图像信息,pet/ct图像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病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值和肿瘤组织代谢体积信息,结合ctdna测序深度信息、突变数量信息以及亚临床病灶发生情况确定功能影像对临床靶体积确定的指导意义;分析病理大切片获得的亚临床病灶及淋巴结阴性患者局部淋巴结的微小转移发生情况、功能影像所示不同特性的肿瘤组织代谢体积与1或2年局部控制率、生存率的关系,应用临床结果推断充分覆盖新辅助强度调制放疗术前放疗临床靶体积的外扩边界。
7、进一步,全面突变信息包括点突变、融合、扩增、缺失和插入。
8、进一步,亚临床病灶包括di、imm、mol、vi和pni。
9、采用上述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该系统通过组织和血液检测模块,能够全面检测患者组织dna和ctdna的突变信息,包括点突变、融合、扩增、缺失和插入等。这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精准治疗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10、通过免疫耐药性和敏感性预测模块,该系统能够根据患者的基因型差异和免疫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发现可指导用药的个性化生物标记物。这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11、各亚临床病灶检测模块利用病理大切片技术,能够检测各亚临床病灶,并进行三维重建形成立体数字图像。这有助于更准确地定位肿瘤病灶,为放疗计划提供更精确的靶区信息。
12、pet/ct参数读取、患者随访与分析模块能够获取每位患者的pet/ct图像信息,结合ctdna测序深度信息、突变数量信息以及亚临床病灶发生情况,确定功能影像对临床靶体积确定的指导意义。这有助于更准确地确定放疗范围,减少治疗副作用。
13、该系统通过分析病理大切片获得的亚临床病灶及淋巴结阴性患者(pn0)局部淋巴结的微小转移发生情况、功能影像所示不同特性的肿瘤组织代谢体积与1或2年局部控制率、生存率的关系,应用临床结果推断充分覆盖新辅助强度调制放疗术前放疗临床靶体积的外扩边界。这有助于更准确地预测治疗效果,为医生提供更全面的治疗建议。
14、由此,通过ctdna检测,联合应用分子功能影像显像,以“精确”指导靶区勾画;药物敏感分析为患者提供确切的用药依据,“精准”指导患者用药策略,最终转化为患者的生存获益,这些结果将会指导临床医生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其中对于临床靶区勾画范围的深入研究结果有望改写食管癌nirt放射治疗靶区勾画指南。由此通过动态监测患者治疗前后及免疫维持期间肿瘤微小残留灶变化情况,来对不同的肿瘤患者对免疫药物敏感和耐药差异与基因型差异进行相关分析,有助于提高食管癌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15、进一步,检测各亚临床病灶时,由2位高年资病理医师双盲阅片,获得亚临床病灶的发生及分布信息,二者报告结果相符合则确认结果。
16、进一步,当若二者报告结果不相符合时,另邀病理科主任医师复核后确认,同时进行glut1免疫组化检测并对照分析,对淋巴结阴性患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指导放疗联合免疫新辅助精准治疗食管癌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导放疗联合免疫新辅助精准治疗食管癌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全面突变信息包括点突变、融合、扩增、缺失和插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导放疗联合免疫新辅助精准治疗食管癌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亚临床病灶包括DI、IMM、MOL、VI和PNI。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指导放疗联合免疫新辅助精准治疗食管癌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检测各亚临床病灶时,由2位高年资病理医师双盲阅片,获得亚临床病灶的发生及分布信息,二者报告结果相符合则确认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指导放疗联合免疫新辅助精准治疗食管癌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若二者报告结果不相符合时,另邀病理科主任医师复核后确认,同时进行Glut1免疫组化检测并对照分析,对淋巴结阴性患者的食管癌淋巴结切片行淋巴结微转移检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指导放疗联合免疫新辅助精准治疗食管癌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淋巴结微转移检查后,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不同部位、分化程度、T分期以及最大标准摄取值、肿瘤组织代谢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指导放疗联合免疫新辅助精准治疗食管癌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点突变是指单个碱基的替换,融合是指两个或多个基因的融合,扩增是指基因的重复复制,缺失是指基因的缺失,插入是指基因的插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指导放疗联合免疫新辅助精准治疗食管癌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输出模块,数据输出模块用于将组织检测模块、免疫耐药性和敏感性预测模块、各亚临床病灶检测模块、PET/CT参数读取、患者随访与分析模块的分析结果进行整合,输出包括但不限于CTVn勾划方案、新辅助治疗建议、放疗计划和个体化用药方案。
...【技术特征摘要】
1.指导放疗联合免疫新辅助精准治疗食管癌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导放疗联合免疫新辅助精准治疗食管癌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全面突变信息包括点突变、融合、扩增、缺失和插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导放疗联合免疫新辅助精准治疗食管癌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亚临床病灶包括di、imm、mol、vi和pni。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指导放疗联合免疫新辅助精准治疗食管癌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检测各亚临床病灶时,由2位高年资病理医师双盲阅片,获得亚临床病灶的发生及分布信息,二者报告结果相符合则确认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指导放疗联合免疫新辅助精准治疗食管癌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若二者报告结果不相符合时,另邀病理科主任医师复核后确认,同时进行glut1免疫组化检测并对照分析,对淋巴结阴性患者的食管癌淋巴结切片行淋巴结微转移检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文斌,祝淑钗,高红梅,许元基,李曙光,李幼梅,温晶媛,苏景伟,许金蕊,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省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