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吊装结构,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水利水电用吊装结构。
技术介绍
1、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根据使用需求,需要将管材移动至指定位置,现有移动方式为,通过多名操作人员进行人为移动,这中移动方式,不仅效率慢、工人操作劳动强度大,同时还存在受伤的风险,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申请号为cn202221854765.8的中国专利,提供了名为一种水利水电吊装设备的专利,通过电动推杆使齿块再次与第四齿轮接触,进而固定第四齿轮,之后将固定夹与活动板插入到管件的两侧,固定夹的表面与管件的内侧壁接触,通过转动螺纹杆,使螺纹杆带动活动板向下运动,从而使活动板夹持管件的外侧壁,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劳动强度和安全的问题,但还是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在对管材进行定位时,需要操作人员将固定夹与活动板插入到管件的两侧,并且还需要人手转动螺纹杆,使其带动活动板向下运动后夹持管材,并且在卸管材时,还需要操作人员松动螺纹杆,不仅操作十分麻烦,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也并未完全解决,同时每次吊装和卸下都需要完成以上操作,极大的影响了吊装的效率;另一方面,两个固定夹之间的间距有限,无法大幅度的吊证,而两个固定架都需要与待吊装管材的两端进行定位,从而对于太短和太长的管材无法进行吊装,使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适用性不佳;再一方面,由于吊装设备一般都是在户外进行使用,而在户外施工的过程中涉及到开沟挖槽,从而都会配备挖掘机等机械设备,而吊装设备都需要与该机械设备配合进行使用,在使用时,都是通过吊绳将吊装设备与挖机的挖斗进行连接,随后就能通过挖机将吊装
2、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水利水电用吊装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水利水电用吊装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利水电用吊装结构,包括吊箱,所述吊箱上端设置有若干个吊环;
3、所述吊箱上设置有两个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吊箱内的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可活动的向下延伸出所述吊箱,并与活动座连接,所述活动座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各导向单元滑动连接,各所述导向单元的上端同时与所述吊箱的下端连接;
4、所述活动座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各摆动单元的上端铰接,各所述摆动单元的下端分别与各夹持件铰接,各所述夹持件的上端内侧同时与所述导向单元的下半段转动连接。
5、作为优选,所述吊箱包括主箱体和副箱体,所述主箱体和所述副箱体的上端均设置有若干个吊环,各所述吊环的上端齐平,各所述夹持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主箱体和副箱体上;
6、所述副箱体和所述主箱体上均设置有若干个相互配合使用的定位孔,所述副箱体和所述主箱体通过若干个螺钉与各所述定位孔配合可拆卸连接。
7、作为优选,所述主箱体内壁设置有导轨,所述副箱体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导轨配合使用的导向槽,所述副箱体插设在所述主箱体内并通过螺钉进行定位。
8、作为优选,所述主箱体和所述副箱体的外侧均可拆卸的设置有侧挡板。
9、作为优选,所述摆动单元包括两个第一摆动杆和一个第二摆动杆;
10、所述夹持件包括一个第一夹持臂和与第一夹持臂相配合使用的两个第二夹持臂,各所述第一摆动杆的上端与所述活动座铰接,各所述第一摆动杆的下端同时与所述第一夹持臂铰接;
11、所述第二摆动杆的上端与所述活动座铰接,所述第二摆动杆的下端同时与两个第二夹持臂铰接,所述第一夹持臂位于两个第二夹持臂之间。
12、作为优选,所述活动座的前端设置有一个第一支座,所述活动座的后端设置有两个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为一体成型结构;
13、所述两个第一摆动杆的上端分别与第一支座的两侧铰接,第二摆动杆位于两个第二支座之间,并与两个第二支座铰接。
14、作为优选,所述导向单元包括两个导向板,各所述导向板的上端与吊箱的下端连接,各所述导向板的下端呈弧形面,所述活动座的两侧分别与各所述导向板滑动连接;各所述夹持件的上端内侧同时与各所述导向板铰接。
15、作为优选,各所述导向板上均开设有长条形开口,各所述长条形开口的两侧均有开设在所述导向板外侧的滑槽;
16、各所述活动座的两侧均设置有延伸柱,各所述延伸柱的外侧通过长条形开口可活动的穿过导向板,并设置有滑轮定位座,各滑轮定位座的内侧均设置有滑轮,各所述滑轮分别可滑动的位于各所述滑槽内。
17、作为优选,各所述导向板的上端通过定位板与所述吊箱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导向板与所述定位板的夹角处均设置有加强框。
18、作为优选,所述吊箱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定位吊环的吊环限位孔。
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方面,在管件进行夹持和卸下时,均无需通过工作人员手动夹持定位和卸料辅助操作,不仅有效的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可在不影响稳定性的情况下对不同长度的管件进行夹持;再一方面,本技术是需要通过吊绳与挖机设备连接,而将管件吊设时,无需使用吊绳,有效的降低了管件吊设时晃动,提高了稳定性;同时由于本技术是通过两个夹持单元对管件的中部进行夹持,未对管件的两端进行遮挡,从而当需要对管件对接时,可将管件吊装到指定位置后,通过操作人员与吊装设备配合完成对接,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制造成本低、实用方便、适用性强和不易损坏等有益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水电用吊装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吊箱(1),所述吊箱(1)上端设置有若干个吊环(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水电用吊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吊箱(1)包括主箱体(10)和副箱体(11),所述主箱体(10)和所述副箱体(11)的上端均设置有若干个吊环(2),各所述吊环(2)的上端齐平,各所述夹持单元(3)分别设置在所述主箱体(10)和副箱体(11)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利水电用吊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主箱体(10)内壁设置有导轨(13),所述副箱体(11)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导轨(13)配合使用的导向槽(15),所述副箱体(11)插设在所述主箱体(10)内并通过螺钉(16)进行定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利水电用吊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主箱体(10)和所述副箱体(11)的外侧均可拆卸的设置有侧挡板(17)。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水电用吊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摆动单元(8)包括两个第一摆动杆(18)和一个第二摆动杆(19);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利水电用吊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活动座(6)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水电用吊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导向单元(7)包括两个导向板(26),各所述导向板(26)的上端与吊箱(1)的下端连接,各所述导向板(26)的下端呈弧形面(26a),所述活动座(6)的两侧分别与各所述导向板(26)滑动连接;各所述夹持件(9)的上端内侧同时与各所述导向板(26)铰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利水电用吊装结构,其特征是:各所述导向板(26)上均开设有长条形开口(27),各所述长条形开口(27)的两侧均有开设在所述导向板(26)外侧的滑槽(28);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利水电用吊装结构,其特征是:各所述导向板(26)的上端通过定位板(32)与所述吊箱(1)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导向板(26)与所述定位板(32)的夹角处均设置有加强框(33)。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水利水电用吊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吊箱(1)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定位吊环(2)的吊环限位孔(3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水电用吊装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吊箱(1),所述吊箱(1)上端设置有若干个吊环(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水电用吊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吊箱(1)包括主箱体(10)和副箱体(11),所述主箱体(10)和所述副箱体(11)的上端均设置有若干个吊环(2),各所述吊环(2)的上端齐平,各所述夹持单元(3)分别设置在所述主箱体(10)和副箱体(11)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利水电用吊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主箱体(10)内壁设置有导轨(13),所述副箱体(11)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导轨(13)配合使用的导向槽(15),所述副箱体(11)插设在所述主箱体(10)内并通过螺钉(16)进行定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利水电用吊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主箱体(10)和所述副箱体(11)的外侧均可拆卸的设置有侧挡板(17)。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水电用吊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摆动单元(8)包括两个第一摆动杆(18)和一个第二摆动杆(19);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利水电用吊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活动座(6)的前端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兴,李朝萍,杨祖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禹治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